
1.本實用新型涉及電源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電源裝置。
背景技術:2.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科技的進步,具備獨立電源供電的園林工具、電動工具以及家電等逐步得到人們的青睞。獨立電源一般采用多個電池包組合供電:將多個電池包放入電池包腔中,然后將電池包腔安裝至相應的設備上,以提供動力源?,F有的電池包腔的蓋體一般采用翻蓋式結構,然而這種結構在防水性能方面增加了設計成本,且不利于電池包的安裝及拆卸,尤其是在電池包組中的電池包較多、重量也較大的情況下,電池包安裝和拆卸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且工作人員長時間的操作增大了安全隱患。
技術實現要素:3.鑒于以上現有技術的缺點,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源裝置,以改善現有的電池包腔的蓋體設計成本高,不利于安裝及拆卸的問題。
4.為實現上述目的及其它相關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電源裝置,包括:殼體、至少一個活動倉以及至少一個電池包腔;其中,至少一個活動倉滑動安裝至殼體內;至少一個電池包腔設置于所述活動倉上;電池包可拆卸安裝于電池包腔內,活動倉可自殼體內滑出,并露出電池包腔,以供拆裝電池包。一個電池包腔至少能安裝一個電池包。
5.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方式中,殼體與活動倉通過滑軌副進行滑動連接。
6.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方式中,殼體的內壁上平行設置有至少兩個滑軌,活動倉上設有相對應的至少兩個滑道,滑軌滑動安裝至相對應的滑道內。
7.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方式中,至少兩個滑軌分別設置于殼體兩側的內壁上,至少兩個滑道分別設置于活動倉兩側的外壁上。
8.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方式中,活動倉的數量為兩個,兩個活動倉對稱安裝于殼體內。
9.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方式中,活動倉的數量至少為兩個,全部活動倉上下排列地安裝于殼體內。
10.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方式中,活動倉的外側設有限位板。
11.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方式中,限位板上設置有鎖孔,鎖孔上安裝有鎖緊件。
12.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方式中,限位板上設有把手。
13.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方式中,殼體上設有引線孔,以供電源線引出。
14.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方式中,電池包滑動安裝至電池包腔內。
15.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方式中,電池包上設置有電池包端子,電池包腔上設置有電池包腔端子,電池包滑動到位后,電池包端子與電池包腔端子電連接。
16.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方式中,電池包腔上設置有帶電體防護殼,帶電體防護殼自電池包腔外部向內部凹陷而成,電池包腔端子設于帶電體防護殼內。
17.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將活動倉滑動安裝至殼體內,并在電池包腔上開設電池包放置口,需要安裝或者拆卸電池包時,只需要將活動倉自殼體內拉出即可。待電池包安裝完畢后,只需將活動倉推入殼體內,使得電池包完全位于殼體內,輕松實現防水效果,且具備較高的防水性能。
附圖說明
18.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19.圖1為本實用新型電源裝置于一實施例中的結構示意圖;
20.圖2為圖1另一視角的結構示意圖;
21.圖3為圖2的a-a的剖視圖;
22.圖4為本實用新型活動倉于一實施例中的結構示意圖;
23.圖5為本實用新型電池包于一實施例中的結構示意圖;
24.圖6為本實用新型電池包與連接件于一實施例中的裝配圖;
25.圖7為本實用新型連接件于一實施例中的三維結構示意圖;
26.圖8為本實用新型連接件于另一實施例中的三維結構示意圖;
27.圖9為本實用新型開關單元于一實施例中的三維結構示意圖;
28.圖10為本實用新型開關單元于一實施例中的正視圖;
29.圖11為本實用新型開關單元、第一接觸組件及第二接觸組件于一實施例中的裝配圖;
30.圖12為本實用新型第一電池單元與第二電池單元于一實施例中的電路連接原理圖;
31.圖13為本實用新型圖12的實物電路連接圖;
32.圖14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安裝座于一實施例中的結構示意圖;
33.圖15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安裝座于一實施例中的結構示意圖;
34.圖16為本實用新型接線端子于一實施例中的結構示意圖。
35.元件標號說明
36.1、殼體;2、活動倉;3、電池包腔;4、電池包;5、軌道副;51、滑軌;52、滑道; 6、限位板;7、鎖孔;8、限位塊;9、把手;10、電池包端子;11、電池包腔端子;12、帶電體防護殼;13、連接件安裝座;131、滑動導向結構;132、固定件;14、連接件;141、本體;142、第一導槽;143、連接部;144、端子部;145、第一導槽的端部;146、固定部;147、卡孔;15、第一導軌;16、卡扣;17、隔離部;18、軌道槽;19、開關單元; 191、架體;192、第一導電單元;193、第二導電單元;20、第一電池單元;21、第二電池單元;22、導電體;23、第一接觸組件;231、第一安裝座;24、第二接觸組件;241、第二安裝座;25、開關接口;251、接線端子;511、接線部;512、插口部;513、接線通孔; 26、第一框架;27、第二框架;28、安裝單元。
具體實施方式
37.以下通過特定的具體實例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本領域技術人員可由本說明書所揭露的內容輕易地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其它優點與功效。本實用新型還可以通過另外不同的具體實施方式加以實施或應用,本說明書中的各項細節也可以基于不同觀點與應用,在沒有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下進行各種修飾或改變。需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以下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還應當理解,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使用的術語是為了描述特定的具體實施方案,而不是為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下列實施例中未注明具體條件的試驗方法,通常按照常規條件,或者按照各制造商所建議的條件。
38.請參閱圖1至圖16。須知,本說明書附圖所繪示的結構、比例、大小等,均僅用以配合說明書所揭示的內容,以供熟悉此技術的人士了解與閱讀,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可實施的限定條件,故不具技術上的實質意義,任何結構的修飾、比例關系的改變或大小的調整,在不影響本實用新型所能產生的功效及所能達成的目的下,均應仍落在本實用新型所揭示的技術內容所能涵蓋的范圍內。同時,本說明書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間”及“一”等的用語,亦僅為便于敘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可實施的范圍,其相對關系的改變或調整,在無實質變更技術內容下,當亦視為本實用新型可實施的范疇。
39.除非另外定義,本實用新型中使用的所有技術和科學術語與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對現有技術的掌握及本實用新型的記載,還可以使用與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所述的方法、設備、材料相似或等同的現有技術的任何方法、設備和材料來實現本實用新型。
40.請參閱圖1,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源裝置,以改善現有的電池包腔的蓋體設計成本高,不利于安裝及拆卸的問題。該電源裝置包括:殼體1、至少一個活動倉2以及至少一個電池包腔3;其中,活動倉2滑動安裝至殼體1內;電池包腔3設置于活動倉2上,電池包4可拆卸安裝在電池包腔3內,活動倉2可自殼體1內滑出,并露出電池包腔3,且完全露出電池包4,從而能夠自電池包腔3內取出或放入電池包4,以實現拆裝電池包。殼體 1可以為一體成型結構。
41.為了使得電池包便利的安裝及拆卸,活動倉2的滑動方向可以與電池包4放入或取出的方向相垂直。將活動倉2自殼體1內拉出,即可進行電池包的安裝或拆卸。相較于現有的翻蓋式電池包腔蓋體,只需要一個拉出動作便可對電池包進行拆裝,極大地節省了電池包4的拆裝工序及拆裝時間,提高了勞動效率。
42.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方式中,殼體1與活動倉2通過滑軌副5進行滑動連接?;壐?5的成本低廉,滑動效果優異,殼體1與活動倉2之間采用滑軌副實現滑動連接,利于控制生產成本,有效提高了電池包安防裝置的性價比。
43.請參閱圖2-3,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方式中,殼體1的內壁上平行設置有至少兩個滑軌 51,活動倉2上設有相對應的至少兩個滑道52,滑軌51滑動安裝至相對應的滑道52內?;?1與滑道52的數量對應相等,且數量至少為兩個,有效保證了當電池包4置入活動倉2 內時,活動倉2在殼體1內滑動的順暢性,進而保證了電池包4拆卸及安裝的便利性。
44.請參閱圖3,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方式中,至少兩個滑軌51分別設置于殼體1兩側的內壁上,至少兩個滑道52分別設置于活動倉1兩側的外壁上。例如,滑軌51分別設于殼體 1左右兩側的內壁上,滑道52對應的設置于活動倉2左右兩側的外壁上,且活動倉2的底部與殼體1的底部之間留有空隙,因此避免了活動倉2與殼體1之間產生摩擦力,從而進一步
地保證了活動倉2在滑動過程中的順暢性。
45.請參閱圖3,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方式中,活動倉2的數量為兩個,兩個活動倉2對稱安裝于殼體1內。兩個活動倉2可以共用一個滑軌51,簡化了活動倉與殼體之間的滑軌副之間的安裝過程,且利于控制成本,同時可便于兩個工作人員同時進行電池包的拆卸及安裝。
46.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方式中,活動倉2的數量至少為兩個,全部活動倉2上下排列地安裝于殼體1內。這種設計節省了殼體1在活動倉2滑動方向上所占用的空間,且增大了電池組的容量,可以滿足對外輸出更高的電壓或更大的電流的需求。
47.請參閱圖2,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方式中,活動倉2的外側設有限位板6。限位板6的上下左右四個端面上可以設置密封膠條(未示出),當活動倉2滑動至殼體內部最深處時,限位板與殼體構成密封結構,從而進一步地提升了防水性能。還可以通過在殼體1內設置限位塊8對活動倉2進行限位。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方式中,限位板6上設置有鎖孔7,鎖孔7 上安裝有鎖緊件。殼體1對應的設置有鎖緊件輔助件(未示出),鎖緊件與輔助間配合使用可以將活動倉2鎖在殼體1內。輔助件可以為鎖舌孔或鎖舌遮擋件。此外,為了便于使用,殼體1上設有引線孔(未示出),用以引出電源線。引線孔可以設置于殼體1的底面上。
48.為了便于抽拉,并方便更換電池包4,限位板6上設有把手9。把手9與限位板6可以是一體成型結構。
49.請參閱圖4及圖5,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方式中,電池包4滑動安裝至電池包腔3內。電池包4上設置有電池包端子10,電池包腔3上設置有電池包腔端子11,電池包4滑動到位后,電池包端子10與電池包腔端子11電連接。電池包腔3上設置有帶電體防護殼12,帶電體防護殼12自電池包腔3外部向內部凹陷而成,電池包腔端子11設于帶電體防護殼12內。
50.請參閱圖4至圖8,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方式中,電池包腔3內還設置有連接件安裝座13及連接件14。其中,連接件安裝座13包括滑動導向結構131,滑動導向結構131設置于電池包腔3內,連接件14滑動安裝至滑動導向結構131上,電池包4安裝于連接件14上。連接件14包括本體141及第一導槽142,第一導槽142設于本體141上,電池包4上設置有第一導軌15,第一導槽142與第一導軌15相匹配,從而使得電池包4滑動安裝于本體141 上。本體141上設置有與滑動導向結構131滑動連接的連接部143;本體141上還設置有端子部144,端子部144包括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其中第一端子和電池包端子相匹配,第二端子和電池包腔端子相匹配,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電連接。端子部144可以位于導槽的端部 145,并可在電池包4滑動到位后電連接電池包端子10,且可在連接件4滑至滑動導向結構 131底部時電連接電池包腔端子11。
51.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方式中,第一端子與第二端子的端子類型相同,例如,第一端子與第二端子同為公端子,電池包端子與電池包腔端子同為母端子,或者第一端子與第二端子同為母端子,電池包端子與電池包腔端子為公端子。
52.在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方式中,第一端子與第二端子的端子類型相異,例如,第一端子為公端子,電池包端子為母端子,第二端子為母端子,電池包腔端子為公端子;或者,第一端子為母端子,電池包端子為公端子,第二端子為公端子,電池包腔為母端子。
53.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方式中,滑動導向結構131包括至少兩個第二導軌,至少兩個第二導軌設置于電池包腔3的內壁上。例如滑動導向結構131包括兩個第二導軌,兩個第
二導軌分別設于電池包腔3左右兩側的內壁上,且兩個第二導軌平行設置。連接部143為兩個第二導槽,兩個第二導槽分別設于本體的左右兩側,第二導槽與第二導軌相匹配以實現連接件滑動安裝至滑動導向結構131上。為了防塵及限位,第二導槽的一端部為封閉端。第二導槽的另一端為開口端。
54.請參閱圖4至圖6,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方式中,連接件安裝座13還包括固定件132,連接件14可安裝于固定件132上。固定件132包括兩個柱體。兩個柱體平行設置于電池包腔 3內,例如,柱體的一端固定于電池包腔3的底部,另一端自底部向上延伸至電池包放置口 31附近,柱體的內部設有螺紋孔。本體141上還設置有固定部146,固定部146位于本體141 上背離第一導槽的一側,通過固定螺栓可以將固定部146固定于固定件132上。固定部146 可以為兩個安裝塊,安裝塊上設有安裝孔,固定螺栓先穿過安裝孔再穿過螺紋孔,以實現固定。為了使得電池包能夠更好的固定于電池包腔內,電池包4上設置有卡扣16,本體141上設置有卡孔147,電池包在第一導槽滑到位時,卡扣16剛好卡接于卡孔147中。
55.請參閱圖7及圖8,為了適用于不同規格的電池包,第一導槽的形狀不作限定,例如可以為一切與電池包上第一導軌相配的任一形狀。這種設計使得電源裝置在更換不同規格的電池包時,只需進行連接件的更換,無需進行電源裝置的更換,從而便于市場推廣,并且有效降低了電源裝置的設計成本。
56.請參閱圖4,為了進一步增加電源裝置的實用性及適用范圍,活動倉2上設置有兩個電池包腔3:分別為第一電池包腔或第二電池包腔。第一電池包腔中置有第一電池單元,第二電池包腔中置有第二電池單元。第一電池包腔與第二電池包腔之間設有隔離部17,隔離部17上設置有軌道槽18,軌道槽18中設置有可自由滑動的開關單元19,在開關單元19滑動至第一位置時,使位于第一安電池單元及第二電池單元的串聯電路接通,在開關單元19滑動至第二位置時,使第一電池單元和第二電池單元的并聯電路接通。開關單元19還可滑動至第三位置,當開關單元19在滑動至第三位置時,第一電池單元、第二電池單元均處于斷開狀態。此時,電池組處于關斷模式,不對外提供電源。
57.請參閱圖9及圖10,開關單元19包括:架體191、第一導電單元192及第二導電單元 193,架體191由絕緣材料制成,第一導電單元192安裝于架體191上的第一側,第二導電單元193安裝于架體191上的第二側。第一導電單元192與第二導電單元193位于架體的不同側,使用時,朝著不同方向滑動架體,即可使得開關單元19位于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從而實現了第一電池單元與第二電池單元的串聯或并聯連接關系的更換。
58.請參閱圖9,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方式中,第一導電單元192包括至少一個導電體22,第一導電單元192用以接通第一電池單元與第二電池單元的串聯電路;第二導電單元193包括至少兩個導電體22,第二導電單元193用以接通第一電池單元與第二電池單元的并聯電路;每一導電體包括兩個插腳,兩個插腳通過導體連接,導電體22部分嵌入在基部的內部,具體地,連接兩個插腳的導體完全嵌入于基部內,兩個插腳部分嵌入于基部內,兩個插腳的其余部分裸露于基部之外。
59.為了便于加工,且利于兩個插腳之間具有良好的導線性能,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方式中,導電體為一體成型結構。為了便于撥動開關單元,插腳可以為插片式插腳,插片式插腳具有便于插拔,且結構簡單,制作工藝簡易,成本低廉等優點。
60.請參閱圖11至圖13,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方式中,軌道槽內的第一位置處設有第
一接觸組件23,第一接觸組件23用于接觸開關單元19;第一接觸組件23通過電路連接與第一電池單元20、第二電池單元21電連接,當開關單元19滑動至第一位置將第一接觸組件23接通,從而使得第一電池單元20與第二電池單元21的串聯電路接通。軌道槽內的第二位置處設有第二接觸組件24,第二接觸組件24用于接觸開關單元19,第二接觸組件24通過電路連接與第一電池單元20、第二電池單元21進行電連接,當開關單元19滑動至第二位置時將第二接觸組件24接通,從而使得第一電池單元與第二電池單元的并聯電路接通。
61.請參閱圖11及圖13,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方式中,第一接觸組件23包括:第一安裝座 231,第一安裝座231內部安裝有至少一個開關接口25,該開關接口25即為圖12中開關s1;第二接觸組件24包括:第二安裝座241,第二安裝座241內部安裝有至少兩個開關接口25,該兩個開關接口25分別為圖12中的開關s2及s3。
62.請參閱圖14至圖16,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方式中,第一安裝座231與第二安裝座241結構相同,第一安裝座231用于安裝開關s1,第二安裝座241用于安裝開關s2及s3。第一安裝座231或第二安裝座241包括:第一框架26以及第二框架27,第二框架27固定套裝于第一框架26的內部,第二框架27上設有至少兩組安裝單元,每組安裝單元安裝一個開關接口 25,安裝單元包括兩個安裝腔28,安裝腔28的兩個端口的尺寸不一致。開關接口25包括兩個接線端子251,接線端子251安裝于安裝腔28內。
63.安裝腔28的兩個端口分別為第一端口及第二端口,第一端口的尺寸大于第二端口,第一端口用于插拔插腳,其尺寸較小,既便于插腳插拔又利于插腳與接線端子良好接觸;第二端口用于接線端子接線,其尺寸較大,便于接線端子的安裝,并且利于接線端子連接導線。第一框架與第二框架可以為一體成型結構,且第二框架自第一框架內伸出形成一凸起邊沿。
64.請參閱圖16,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方式中,接線端子251包括接線部511,接線部511 用于連接導線,接線部511上設有插口部512,插口部512用于插接插腳。接線端子251可以為一體成型結構。插口部512包括兩個卡爪,卡爪自彎折處發生彎折,兩個卡爪對稱固定于接線部上。為了便于連接導線,接線部511上設有接線通孔513。
65.使用時,將活動倉2自殼體1中拉出,然后進行電池包4的拆卸或安裝,或通過撥動開關單元19實現輸出電源的改變,待電池包4安裝完畢或調節完畢后,將活動倉2推入殼體1 內即可。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便于操作。
66.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將活動倉2滑動安裝至殼體1內,并在電池包腔3上開設電池包放置口31,需要安裝或者拆卸電池包4時,只需要將活動倉2自殼體1內拉出即可。待電池包4安裝完畢后,只需將活動倉2推入殼體1內,使得電池包4完全位于殼體1內,輕松實現防水效果,且具備較高的防水性能。所以,本實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現有技術中的一些實際問題從而有很高的利用價值和使用意義。
67.上述實施例僅例示性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術的人士皆可在不違背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疇下,對上述實施例進行修飾或改變。因此,舉凡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與技術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飾或改變,仍應由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所涵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