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發明涉及船舶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海洋平臺或岸站等相關領域的軟管接駁領域。
背景技術:2.在lng加注船和lng燃料動力船加注作業或者lng運輸船之間過駁作業時,為防止低溫軟管損傷,需要安裝與之匹配的軟管鞍座。由于軟管鞍座重量較大,船員無法手動搬運,每次加注作業都需要使用吊機進行搬運,且搬運后位置需要再行臨時固定,船員工作量非常大。
技術實現要素:3.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滑軌式加注軟管鞍座,以降低船員搬運軟管鞍座的工作負荷,同時節省軟管鞍座臨時封固的空間和工作量。
4.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以下技術方案:
5.一種滑軌式加注軟管鞍座,包括鞍座本體,鞍座本體的底面固定于一個長方形的鞍座底板的中部,臨近鞍座底板的兩條長的邊緣處開設有兩條平行的限位槽,鞍座底板的邊緣處還設置有多個第一螺栓孔;
6.鞍座本體的兩個側面處均設置有高于鞍座本體的翼板;鞍座本體的頂面為中間高兩端底的凸面構型;鞍座本體的底面中部開設有用于容納船舶舷側欄桿的凹槽;
7.鞍座底板設置于一個固定于船舶甲板且長度方向朝向船舶舷側欄桿的固定底板,固定底板的長度方向平行于限位槽;
8.穿過限位槽和固定底板設置有固定于固定底板的限位螺栓,鞍座底板可在限位螺栓的限位下沿著固定底板的長度方向滑動;
9.固定底板上設置有多個第二螺栓孔;當鞍座底板移動到固定底板的兩端時,第二螺栓孔與第一螺栓孔相配合。
10.固定底板的長度是鞍座底板的長度的兩倍。
11.鞍座底板和固定底板之間還設置有絕緣墊。
12.至少兩個第一螺栓孔分別設置于鞍座底板的兩條寬的中點處。
13.至少兩個第二螺栓孔分別設置于固定底板的兩條寬的中點處,至少一個第二螺栓孔設置于鞍座底板的中心。
14.限位螺栓設置兩個,兩個限位螺栓分別設置于固定底板兩條長的中點處。
15.第二螺栓孔還設置于固定底板的四角處。
16.第一螺栓孔還設置于鞍座底板的四角處。
17.本發明相對于現有技術的優點在于,采用滑軌式加注軟管鞍座僅在加注作業前后將軟管鞍座推拉操作即可,大大降低了船員的工作負荷,同時也節省了臨時封固軟管鞍座的空間和工作量。
附圖說明
18.圖1是本發明鞍座使用時側面示意圖;
19.圖2是本發明鞍座存放時側面示意圖;
20.圖3是本發明鞍座底板示意圖;
21.圖4是本發明固定底板示意圖;
22.圖5是本發明鞍座左視圖;
23.圖6是本發明鞍座立體圖。
24.圖中,1、翼板,2、鞍座本體,3、鞍座底板,4、絕緣墊,5、固定底板,6、緊固螺栓,7、限位螺栓,8、船舶舷側欄桿。
具體實施方式
25.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描述。
26.如圖1至圖6所示,本發明一種滑軌式加注軟管鞍座,包括鞍座本體2,鞍座本體2的底面固定于一個長方形的鞍座底板3的中部,臨近鞍座底板3的兩條長的邊緣處開設有兩條平行的限位槽,鞍座底板3的邊緣處還設置有多個第一螺栓孔;
27.鞍座本體2的兩個側面處均設置有高于鞍座本體2的翼板1;鞍座本體2的頂面為中間高兩端底的凸面構型;鞍座本體2的底面中部開設有用于容納船舶舷側欄桿8的凹槽;
28.鞍座底板3設置于一個固定于船舶甲板且長度方向朝向船舶舷側欄桿8的固定底板5,固定底板5的長度方向平行于限位槽;
29.穿過限位槽和固定底板5設置有固定于固定底板5的限位螺栓7,鞍座底板3可在限位螺栓7的限位下沿著固定底板5的長度方向滑動;
30.固定底板5上設置有多個第二螺栓孔;當鞍座底板3移動到固定底板5的兩端時,第二螺栓孔與第一螺栓孔相配合。
31.固定底板5的長度是鞍座底板3的長度的兩倍。
32.鞍座底板3和固定底板5之間還設置有絕緣墊4。
33.至少兩個第一螺栓孔分別設置于鞍座底板3的兩條寬的中點處。
34.至少兩個第二螺栓孔分別設置于固定底板5的兩條寬的中點處,至少一個第二螺栓孔設置于鞍座底板3的中心。
35.限位螺栓7設置兩個,兩個限位螺栓7分別設置于固定底板5兩條長的中點處。
36.第二螺栓孔還設置于固定底板5的四角處。
37.第一螺栓孔還設置于鞍座底板3的四角處。
38.以上說到的設置于兩條長或兩條寬的中點處,明顯指的是接近長或寬的邊緣位置的中點處。
39.油液或者天然氣等物料通過加注軟管從本發明鞍座所處船舶輸送至其他船舶或者碼頭(總之是傳輸至本發明鞍座所處船舶外)時,加注軟管在船舶舷側欄桿8所處的邊緣處需要有支撐物,這便是本發明鞍座要派上用場的時候。
40.在不加注時,本發明鞍座設置于遠離船舶舷側欄桿8的一端,通過緊固螺栓6穿過第一螺栓孔和第二螺栓孔后將鞍座底板3固定于固定底板5,鞍座本體2抵靠在舷側欄桿上。在進行加注作業時,拆卸緊固螺栓6,拆卸船舶舷側欄桿8(船舶舷側欄桿8設置為可拆卸形
式),推動鞍座使得鞍座底板3沿著固定底板5的長度方向滑動(在這期間由于限位螺栓7的限位作用,鞍座底板3不會沿著寬度方向移動)直至滑動到固定底板5的另一端,再次固定緊固螺栓6,并將船舶舷側欄桿8放置于鞍座本體2的底面中部開設的凹槽臨時存放,便完成準備工作。接下來將加注軟管搭設在鞍座本體2的頂面上,便可對船外進行加注作業。由于有翼板1的限位作用,加注軟管不會脫離鞍座。在以上過程中,限位螺栓7一般默認是松動狀態,如此方便鞍座移動,但是在固定階段,也可以將限位螺栓7擰緊,增加固定能力。
41.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披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及其發明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技術特征:1.一種滑軌式加注軟管鞍座,其特征在于,包括鞍座本體(2),所述鞍座本體(2)的底面固定于一個長方形的鞍座底板(3)的中部,臨近所述鞍座底板(3)的兩條長的邊緣處開設有兩條平行的限位槽,所述鞍座底板(3)的邊緣處還設置有多個第一螺栓孔;所述鞍座本體(2)的兩個側面處均設置有高于所述鞍座本體(2)的翼板(1);所述鞍座本體(2)的頂面為中間高兩端底的凸面構型;所述鞍座本體(2)的底面中部開設有用于容納船舶舷側欄桿(8)的凹槽;所述鞍座底板(3)設置于一個固定于船舶甲板且長度方向朝向所述船舶舷側欄桿(8)的固定底板(5),所述固定底板(5)的長度方向平行于所述限位槽;穿過所述限位槽和所述固定底板(5)設置有固定于所述固定底板(5)的限位螺栓(7),所述鞍座底板(3)可在所述限位螺栓(7)的限位下沿著所述固定底板(5)的長度方向滑動;所述固定底板(5)上設置有多個第二螺栓孔;當所述鞍座底板(3)移動到所述固定底板(5)的兩端時,所述第二螺栓孔與所述第一螺栓孔相配合。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滑軌式加注軟管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板(5)的長度是所述鞍座底板(3)的長度的兩倍。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滑軌式加注軟管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鞍座底板(3)和所述固定底板(5)之間還設置有絕緣墊(4)。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滑軌式加注軟管鞍座,其特征在于,至少兩個所述第一螺栓孔分別設置于所述鞍座底板(3)的兩條寬的中點處。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滑軌式加注軟管鞍座,其特征在于,至少兩個所述第二螺栓孔分別設置于所述固定底板(5)的兩條寬的中點處,至少一個所述第二螺栓孔設置于所述鞍座底板(3)的中心。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滑軌式加注軟管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螺栓(7)設置兩個,兩個所述限位螺栓(7)分別設置于所述固定底板(5)兩條長的中點處。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滑軌式加注軟管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栓孔還設置于所述固定底板(5)的四角處。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滑軌式加注軟管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栓孔還設置于所述鞍座底板(3)的四角處。
技術總結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滑軌式加注軟管鞍座,涉及船舶領域,鞍座本體的底面固定于鞍座底板的中部,鞍座底板邊緣設有兩條平行的限位槽和多個第一螺栓孔;鞍座本體的兩個側面處均設置有高于鞍座本體的翼板;鞍座底板設置于一個固定于船舶甲板且長度方向朝向船舶舷側欄桿的固定底板,固定底板的長度方向平行于限位槽;穿過限位槽和固定底板設置有固定于固定底板的限位螺栓,鞍座底板可在限位螺栓的限位下沿著固定底板的長度方向滑動;固定底板上設置有多個第二螺栓孔。本發明可降低船員搬運軟管鞍座的工作負荷,同時節省軟管鞍座臨時封固的空間和工作量。和工作量。和工作量。
技術研發人員:李明鵬 孫明 楊利春 王喆 林樂純 張振柱 李開春 侯寧 徐建軍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大連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
技術研發日:2021.09.09
技術公布日:202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