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實用新型屬于搶險救災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水域搶險平臺艏艉箱結構。
背景技術:2.水域搶險作業中需要各種水上載具,對于水域搶險的工程作業,普通的水上載具自然難以滿足要求,需要大型水上平臺方能承載工程機械。然而,大型水上平臺必然是拼裝式的結構,否則無法運輸。目前相關行業有一些拼裝式的水上平臺產品,在拼裝式的平臺結構中,肯定有一部分結構靠近淺灘,靠近水岸,這時,需要為水上平臺的邊緣部位拼接能夠抵近水岸的模塊,通常,將這種模塊叫艏艉結構,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可用的艏艉箱結構。
技術實現要素:3.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水域搶險平臺艏艉箱結構,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的問題。
4.本實用新型所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5.一種水域搶險平臺艏艉箱結構,包括甲板、側板、斜端板、單耳接頭、雙耳接頭和支撐件,所述部件焊接形成整個艏艉箱。
6.甲板為艏艉箱的頂部結構,側板具有一對,分別位于艏艉箱的兩側,艏艉箱的前端具有斜端板,底板的長度顯然應當短于甲板的長度。艏艉箱的上側四周和下側三邊交替均布多個單耳接頭和雙耳接頭,斜端板所在的底邊因無法連接,故無需設置接頭,當艏艉箱和常規的標準箱(標準箱就是沒有傾斜端板的長方體箱體,用于水上平臺的中間部位)對接時,交錯均布的單耳接頭和雙耳接頭互相對接,再使用銷釘緊固對接的單耳接頭和雙耳接頭,便完成了艏艉箱和標準箱的對接。
7.艏艉箱內部布置支撐件,支撐件起到連接和加強的作用。支撐件包括橫梁、加強梁、長角材、短角材、斜梁和豎梁,橫梁從橫向連接相對設置的單耳接頭和雙耳接頭,當然,橫梁還和甲板的底部焊接,加強梁從縱向連接相鄰的兩個橫梁,起到加強的作用。艏艉箱的頂部和底部周圈使用長角材或短角材連接,相鄰的單耳接頭和雙耳接頭使用長角材通過焊接連接,最端頭的接頭與艏艉箱的頂角使用短角材連接,這時,一般有幾個不同方向的短角材在頂角處對接,斜端板內側使用斜梁進行連接和加強,在側板內側,上下相對的單耳接頭和雙耳接頭之間使用豎梁連接。
8.進一步的,斜端板的傾斜角度根據水上作業時淺灘的角度進行設計。
9.進一步的,甲板外表面均布防滑條,增加摩擦力,防止作業人員或工程機械在甲板上打滑,避免危險。
10.進一步的,橫梁、加強梁和豎梁為焊接的t型材。
11.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本實用新型用于水上搶險救災,為水上救災作業平臺配備該種艏艉箱后,水上作業平臺可以容易的抵近水岸,可以方便人員登上平臺并將設備、物資轉移至水上平臺,供水上作業使用。
附圖說明
13.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示意圖;
14.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
15.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內部示意圖;
16.圖中:10.甲板,11.防滑條,20.側板,30.斜端板,40.單耳接頭,50.雙耳接頭,60.支撐件,61.橫梁,62.加強梁,63.長角材,64.短角材,65.斜梁,66.豎梁。
具體實施方式
17.為了便于理解本實用新型,下面將參照相關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圖中給出了本實用新型的首選實施例。但是,本實用新型可以以許多不同的形式來實現,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實施例。相反地,提供這些實施例的目的是使對本實用新型的公開內容更加透徹全面。
18.參見圖1-圖3所示的水域搶險平臺艏艉箱結構,包括甲板10、側板20、斜端板30、單耳接頭40、雙耳接頭50和支撐件60,所述部件焊接形成整個艏艉箱。
19.甲板10為艏艉箱的頂部結構,側板20具有一對,分別位于艏艉箱的兩側,艏艉箱的前端具有斜端板30,斜端板30的傾斜角度根據水上作業時淺灘的角度進行設計。當然,作為水上作業平臺的一部分,艏艉箱應當是密封的,艏艉箱還具有底板和尾端板結構,考慮到底板和尾端板結構較為簡單,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很容易的根據本申請的說明書的附圖實現,故本實施例不再贅述。當然,需要補充說明的是,底板的長度顯然應當短于甲板10的長度。
20.甲板10外表面均布防滑條11,增加摩擦力,防止作業人員或工程機械在甲板10上打滑,避免危險。
21.艏艉箱的上側四周和下側三邊交替均布多個單耳接頭40和雙耳接頭50,斜端板30所在的底邊因無法連接,故無需設置接頭,當艏艉箱和常規的標準箱(標準箱就是沒有傾斜端板的長方體箱體,用于水上平臺的中間部位)對接時,交錯均布的單耳接頭40和雙耳接頭50互相對接,再使用銷釘緊固對接的單耳接頭40和雙耳接頭50,便完成了艏艉箱和標準箱的對接。
22.艏艉箱內部布置支撐件60,支撐件60起到連接和加強的作用。支撐件60包括橫梁61、加強梁62、長角材63、短角材64、斜梁65和豎梁66,橫梁61從橫向連接相對設置的單耳接頭40和雙耳接頭50,當然,橫梁61還和甲板10的底部焊接,加強梁62從縱向連接相鄰的兩個橫梁61,起到加強的作用。艏艉箱的頂部和底部周圈使用長角材63或短角材64連接,相鄰的單耳接頭40和雙耳接頭50使用長角材63通過焊接連接,最端頭的接頭與艏艉箱的頂角使用短角材64連接,這時,一般有幾個不同方向的短角材64在頂角處對接,斜端板30內側使用斜梁65進行連接和加強,在側板20內側,上下相對的單耳接頭40和雙耳接頭50之間使用豎梁66連接,橫梁61、加強梁62和豎梁66為焊接的t型材。
23.當然,需要補充說明的是,為了保證艏艉箱足夠的強度,支撐件60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加密布置,還可以增加其他的加強結構,本領域技術人員在本實施例的基礎上可以容易的實現。
24.需要指出的是,艏艉箱的所有外表面焊縫均應當采用密封焊接。焊接完畢后,還應
當對艏艉箱進行必要的氣密試驗,確保艏艉箱的密封性,以確認艏艉箱的抗沉能力。
25.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按附圖和說明書焊接生產多個艏艉箱,根據作業水域的面積和作業種類的需要,在水上平臺的最外側或者靠近淺灘的一側對接適當數量的艏艉箱,便可將水上平臺抵近水岸,可以方便的將設備運送至水上平臺進行后續作業。
26.以上實施例主要說明了本實用新型的水域搶險平臺艏艉箱結構。盡管只對其中有限的實施例和技術特征進行了描述,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了解,本實用新型可以在不偏離其主旨與范圍內以許多其他的形式實施。因此,所展示的實施例被視為示意性的而非限制形的,在不脫離所附權利要求所定義的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及范圍的情況下,本實用新型可能涵蓋各種修改與替換的方案。
技術特征:1.一種水域搶險平臺艏艉箱結構,包括甲板(10)、側板(20)、斜端板(30)、單耳接頭(40)、雙耳接頭(50)和支撐件(60),其特征在于,所述部件焊接形成整個艏艉箱,甲板(10)為艏艉箱的頂部結構,側板(20)具有一對,分別位于艏艉箱的兩側,艏艉箱的前端具有斜端板(30),艏艉箱的上側四周和下側三邊交替均布多個單耳接頭(40)和雙耳接頭(50),艏艉箱內部布置支撐件(60),支撐件(60)包括橫梁(61)、加強梁(62)、長角材(63)、短角材(64)、斜梁(65)和豎梁(66),橫梁(61)從橫向連接相對設置的單耳接頭(40)和雙耳接頭(50),加強梁(62)從縱向連接相鄰的兩個橫梁(61),艏艉箱的頂部和底部周圈使用長角材(63)或短角材(64)連接,相鄰的單耳接頭(40)和雙耳接頭(50)使用長角材(63)通過焊接連接,最端頭的接頭與艏艉箱的頂角使用短角材(64)連接,幾個不同方向的短角材(64)在頂角處對接,斜端板(30)內側使用斜梁(65)進行連接和加強,在側板(20)內側,上下相對的單耳接頭(40)和雙耳接頭(50)之間使用豎梁(66)連接。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域搶險平臺艏艉箱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斜端板(30)的傾斜角度根據水上作業時淺灘的角度進行設計。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域搶險平臺艏艉箱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甲板(10)外表面均布防滑條(11),增加摩擦力,防止作業人員或工程機械在甲板(10)上打滑。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域搶險平臺艏艉箱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橫梁(61)、加強梁(62)和豎梁(66)為焊接的t型材。
技術總結一種水域搶險平臺艏艉箱結構,屬搶險救災技術領域,包括甲板、側板、斜端板、單耳接頭、雙耳接頭和支撐件,所述部件焊接形成整個艏艉箱。甲板為艏艉箱的頂部結構,側板具有一對,分別位于艏艉箱的兩側,艏艉箱的前端具有斜端板,底板的長度顯然應當短于甲板的長度。艏艉箱的上側四周和下側三邊交替均布多個單耳接頭和雙耳接頭,斜端板所在的底邊因無法連接,故無需設置接頭,當艏艉箱和常規的標準箱對接時,交錯均布的單耳接頭和雙耳接頭互相對接,再使用銷釘緊固對接的單耳接頭和雙耳接頭,便完成了艏艉箱和標準箱的對接。艏艉箱內部布置支撐件,支撐件起到連接和加強的作用。支撐件起到連接和加強的作用。支撐件起到連接和加強的作用。
技術研發人員:張利榮 吳志剛 胡繼峰 齊建飛 王暉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中國安能集團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技術研發日:2021.09.27
技術公布日:202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