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實用新型涉及運煤皮帶噴霧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礦井運煤皮帶用可移動式噴霧器。
背景技術:2.煤礦用皮帶輸送機主要是指在煤炭采掘、生產、轉運、加工過程中使用的皮帶輸送機,煤礦用皮帶輸送機具有運輸量大、工作環境復雜、承載能力強、以及運輸距離較長等特點。
3.煤礦用皮帶輸送機不僅可以在煤炭生產加工過程中使用,同樣也適用在其他礦產的生產加工過程中使用,在能耗方面,可以有效減少能耗提供經濟效益,相比汽車運輸方式更能節省能源和保護環境,因為煤礦在運輸時會產生大量的灰塵,所以在煤礦用皮帶輸送機的外側會使用防塵裝置進行防治灰塵,一般會使用水封法進行防治,通過安裝水箱進行噴霧防治灰塵。
4.但是現有的水箱進行噴霧防治灰塵時大多為人為使用噴水機箱進行工作,或者采用固定支架進行固定安裝,總體不夠靈活,并且持續性防灰噴水成本較高,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礦井運煤皮帶用可移動式噴霧器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5.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礦井運煤皮帶用可移動式噴霧器,解決了現有的水箱進行噴霧防治灰塵時固定支架總體不夠靈活,并且持續性防灰噴水成本較高的問題。
6.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礦井運煤皮帶用可移動式噴霧器,包括:支撐架;
7.可移動式底座架,所述可移動式底座架安裝設置于所述支撐架的外側前后兩側,所述可移動式底座架安裝于所述支撐架的外側呈相互對稱結構,所述可移動式底座架的上表面均設置有套板,所述套板的表面均安裝有水箱,所述套板的上表面左右兩側均通過支撐板安裝有噴霧系統盒,所述水箱的上表面通過第一連接管與所述噴霧系統盒相互連接;
8.可移動式底座架,所述可移動式底座架的上表面均設置有用于安裝的固定扣,所述可移動式底座架是由插板與t型套板相互對應插入連接組成,所述t型套板的表面上下兩側均設置有第二活動槽,所述插板的頭部設置有限位插板,所述限位插板貫穿插入所述第二活動槽的內部,所述t型套板的內壁表面通過收緊彈簧與所述插板的頭部相互連接;
9.其中,所述支撐架的上表面安裝有運煤皮帶。
10.優選的,所述套板的外表面前后兩側均通過第一側板與第二側板相互對應連接,所述第一側板安裝設置于套板的后側外表面的左右兩側,所述第二側板安裝設置于套板的前側外表面的左右兩側。
11.優選的,所述第二側板的外表面上下兩側均設置有第一滑動槽,所述第二側板的外表面設置有多處用于固定的圓形開口。
12.優選的,所述第一側板的頭部均設置有滑動插板,所述滑動插板的上下表面均設置有用于貫穿所述第一滑動槽上下內壁的凸塊,所述第一側板與第二側板為滑動式可左右移動結構。
13.優選的,所述噴霧系統盒的前側表面均設置有加壓泵,所述加壓泵的內壁表面均從左往右依次設置有多處轉動套板,所述轉動套板的內部均設置有噴霧頭,所述加壓泵的表面的噴霧頭均通過第二連接管相互對應連接。
14.優選的,所述噴霧頭與所述轉動套板之間為活動式固定,所述噴霧頭可以在轉動套板的內壁上下轉動。
15.優選的,所述水箱的右側上表面設置有接管,所述接管為向上彎曲形狀。
16.優選的,所述套板的表面上部左右兩側從上往下均依次設置有多處用于固定安裝所述支撐板的圓形開口。
17.與相關技術相比較,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礦井運煤皮帶用可移動式噴霧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8.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礦井運煤皮帶用可移動式噴霧器,結構設置合理,在使用時可沿著支撐架左右移動,可調節性強,能夠根據實際噴灑需要進行定位除塵噴水,并且夾持結構可根據運輸皮帶的實際寬度進行調整,固定試用性更強。
附圖說明
19.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礦井運煤皮帶用可移動式噴霧器的第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20.圖2為圖1中的a處放大的結構示意圖;
21.圖3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礦井運煤皮帶用可移動式噴霧器的可移動式底座架的結構示意圖;
22.圖4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礦井運煤皮帶用可移動式噴霧器的噴霧系統盒的結構示意圖;
23.圖5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礦井運煤皮帶用可移動式噴霧器的第二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24.圖中標號:1、支撐架,2、運煤皮帶,3、可移動式底座架,4、套板,5、水箱,6、接管,7、第一連接管,8、支撐板,9、噴霧系統盒,10、第一側板,11、滑動插板,12、限位套框板,13、第一滑動槽,14、第二側板,15、固定扣,16、插板,17、t型套板,18、第二活動槽,19、限位插板,20、收緊彈簧,21、加壓泵,22、第二連接管,23、噴霧頭,24、轉動套板,25、電機盒,26、轉桿,27、移動齒輪。
具體實施方式
25.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26.第一實施例
27.請結合參閱圖1、圖2、圖3、圖4,其中,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礦井運煤皮帶用可移動式噴霧器的第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中的a處放大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礦井運煤皮帶用可移動式噴霧器的可移動式底座架的結構示意
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礦井運煤皮帶用可移動式噴霧器的噴霧系統盒的結構示意圖。一種礦井運煤皮帶用可移動式噴霧器包括:支撐架1;
28.可移動式底座架3,可移動式底座架3安裝設置于支撐架1的外側前后兩側,可移動式底座架3安裝于支撐架1的外側呈相互對稱結構,可移動式底座架3的上表面均設置有套板4,套板4的表面均安裝有水箱5,套板4的上表面左右兩側均通過支撐板8安裝有噴霧系統盒9,水箱5的上表面通過第一連接管7與噴霧系統盒9相互連接;
29.可移動式底座架3,可移動式底座架3的上表面均設置有用于安裝的固定扣15,可移動式底座架3是由插板16與t型套板17相互對應插入連接組成,t型套板17的表面上下兩側均設置有第二活動槽18,插板16的頭部設置有限位插板19,限位插板19貫穿插入第二活動槽18的內部,t型套板17的內壁表面通過收緊彈簧20與插板16的頭部相互連接;
30.其中,支撐架1的上表面安裝有運煤皮帶2。
31.套板4的外表面前后兩側均通過第一側板10與第二側板14相互對應連接,第一側板10安裝設置于套板4的后側外表面的左右兩側,第二側板14安裝設置于套板4的前側外表面的左右兩側。
32.第二側板14的外表面上下兩側均設置有第一滑動槽13,第二側板14的外表面設置有多處用于固定的圓形開口。
33.第一側板10的頭部均設置有滑動插板11,滑動插板11的上下表面均設置有用于貫穿第一滑動槽13上下內壁的凸塊,第一側板10與第二側板14為滑動式可左右移動結構。
34.噴霧系統盒9的前側表面均設置有加壓泵21,加壓泵21的內壁表面均從左往右依次設置有多處轉動套板24,轉動套板24的內部均設置有噴霧頭23,加壓泵21的表面的噴霧頭23均通過第二連接管22相互對應連接。
35.噴霧頭23與轉動套板24之間為活動式固定,噴霧頭23可以在轉動套板24的內壁上下轉動。
36.水箱5的右側上表面設置有接管6,接管6為向上彎曲形狀。
37.套板4的表面上部左右兩側從上往下均依次設置有多處用于固定安裝支撐板8的圓形開口。
38.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礦井運煤皮帶用可移動式噴霧器的工作原理如下:在使用時,可以根據運煤皮帶2的實際寬度調整固定夾持結構,只需要拉動插板16與t形套板17到合適的寬度,在套于支撐架1的兩側合適位置即可,最后分別對應安裝上第一側板10與第二側板14,使用固定螺絲穿過限位套框板12上的圓孔將滑動插板11固定于合適位置上,即可形成上下相互夾持固定,可以啟動加壓泵21抽取水箱5中的水通過噴霧頭23進行噴霧除塵,并且可以根據需要調節噴霧頭23的噴水角度,更加靈活,由于裝置是通過上下夾持固定,能夠根據需要滑動整體到合適位置進行定位除塵,較于傳統噴霧結構更加靈活,并且節省水資源。
39.與相關技術相比較,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礦井運煤皮帶用可移動式噴霧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40.結構設置合理,在使用時可沿著支撐架左右移動,可調節性強,能夠根據實際噴灑需要進行定位除塵噴水,并且夾持結構可根據運輸皮帶的實際寬度進行調整,固定試用性更強。
41.第二實施例
42.請參閱圖5,圖5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礦井運煤皮帶用可移動式噴霧器的第二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诒炯夹g的第一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礦井運煤皮帶用可移動式噴霧器,本技術的第二實施例提出另一種礦井運煤皮帶用可移動式噴霧器。第二實施例僅僅是第一實施例優選的方式,第二實施例的實施對第一實施例的單獨實施不會造成影響。
43.具體的,本技術的第二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礦井運煤皮帶用可移動式噴霧器的不同之處在于,一種礦井運煤皮帶用可移動式噴霧器,所述套板4的底部加裝設置有電機盒25。
44.所述電機盒25的內壁表面從左往右依次均通過轉桿26連接安裝有移動齒輪27。
45.工作原理:在使用時,可以通過轉桿26連接的移動齒輪27插入到對應的支撐架1的外側的開口中,利用電機盒25進行轉動轉桿26,可以使裝置自動左右移動。
46.有益效果:自動化性能更高,更加方便現場進行防灰工作,除塵面也更加靈活可變。
47.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它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