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領域,具體為一種施工電梯出屋面附壁固定裝置。
背景技術:2.針對建筑樓層較高或者施工電梯需要上屋面時,兩附壁間距或者最上端標準節自由端超出規范和說明書的要求,需要增設附壁,而又無結構進行附著時,需要增設臨時附壁固定裝置。
技術實現要素: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施工電梯出屋面附壁固定裝置,在鋼架標準節超出規范和說明書的要求時,增設臨時附壁固定裝置,以保證電梯施工安全。
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5.一種施工電梯出屋面附壁固定裝置,所述施工電梯包括鋼架標準節和設于鋼架標準節兩側的施工電梯,其特征在于:所述鋼架標準節的出屋面結構通過附壁結構與屋面固定,所述附壁結構包括順次連接的抱箍件、附墻桿和設于屋面上的支架,所述抱箍件為井字形,包括分別設于鋼架標準節兩側的兩條橫向加勁肋和兩條縱向加勁肋,兩條橫向加勁肋左右兩端之間各通過至少兩根對拉螺栓連接,兩條縱向加勁肋上下兩端各通過至少兩根對拉螺栓連接,橫向加勁肋和縱向加勁肋交接處通過螺栓連接;所述附墻桿為連接在縱向加勁肋與支架之間的至少兩根鋼拉桿;所述支架包括間隔設置的立桿,連接在立桿與屋面之間的斜桿,以及串接在立桿頂面的水平梁;所述立桿和斜桿底面與設于屋面混凝土結構內的預埋件栓接,所述鋼拉桿兩端分別與所述橫向加勁肋和水平梁焊接。
6.進一步優選地,所述立桿底面、斜桿兩端面均設有連接板,所述預埋件包括埋板和設于埋板底面的至少四根鉤狀螺紋鋼,所述鉤狀螺紋鋼的底面與埋板之間埋設有雙層雙向加強鋼筋。
7.進一步地,所述立桿和水平梁均由工字鋼制作而成,頂面設有封板,所述水平梁底部翼緣板與所述封板栓接,腹板與所述鋼拉桿焊接。
8.進一步地,所述埋板上設有至少四個螺栓孔,所述螺栓孔內設有螺桿。
9.此外,所述橫向加勁肋和縱向加勁肋均由槽鋼制作而成,所述槽鋼的側板及腹板上均設有孔洞。
10.更加優選地,所述對拉螺栓為全絲對拉絲桿。
11.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特點和有益效果:
12.本實用新型用于樓層高度較大或者施工電梯需要上屋面而又無法進行結構附著時,施工電梯附壁的附著。
13.本實用新各結構之間在保證剛性的優勢下,也保持了便于拆卸的優勢,具有可拆卸、可周轉使用的優點,有很好的推廣和實用價值,廣泛的推廣應用后會產生良好的經濟效益。
附圖說明
14.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施工電梯出屋面附壁固定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15.圖2為圖1俯視圖;
16.圖3為斜桿結構示意圖;
17.圖4為本實用新型涉及的雙層雙向加強鋼筋與預埋件位置關系圖示;
18.圖5為本實用新型涉及的抱箍件的結構示意圖。
19.附圖標記:1-鋼架標準節;2-施工電梯;3-抱箍件;31-橫向加勁肋;32-縱向加勁肋;33-對拉螺栓;4-附墻桿;5-支架;51-立桿;52-斜桿;53-水平梁;6-預埋件;61-埋板;62-鉤狀螺紋鋼;7-連接板;8-雙層雙向加強鋼筋;9-木方。
具體實施方式
20.為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新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21.在此記載的實施例為本實用新型的特定的具體實施方式,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均是解釋性和示例性的,不應解釋為對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及本實用新型范圍的限制。除在此記載的實施例外,本領域技術人員還能夠基于本技術權利要求書和說明書所公開的內容采用顯而易見的其它技術方案,這些技術方案包括采用對在此記載的實施例的做出任何顯而易見的替換和修改的技術方案。
22.一種施工電梯出屋面附壁固定裝置,如圖1和2所示,施工電梯包括鋼架標準節1和設于鋼架標準節1兩側的施工電梯2,鋼架標準節1的出屋面結構通過附壁結構與屋面固定,附壁結構包括順次連接的抱箍件3、附墻桿4和設于屋面上的支架5,抱箍件3為井字形,包括分別設于鋼架標準節1兩側的兩條橫向加勁肋31和兩條縱向加勁肋32,兩條橫向加勁肋31左右兩端之間各通過至少兩根對拉螺栓33連接,兩條縱向加勁肋32上下兩端各通過至少兩根對拉螺栓33連接,橫向加勁肋31和縱向加勁肋32交接處通過螺栓連接;附墻桿4為連接在縱向加勁肋32與支架5之間的至少兩根鋼拉桿;支架5包括間隔設置的立桿51,連接在立桿51與屋面之間的斜桿52,以及串接在立桿51頂面的水平梁53;立桿51個數優選為三根,斜桿52個數與立桿51個數相適應,立桿51和斜桿52底面與設于屋面混凝土結構內的預埋件6栓接,鋼拉桿兩端分別與橫向加勁肋31和水平梁53焊接,對拉螺栓33為全絲對拉絲桿,斜桿52上部連接板7尺寸為226mm
×
880mm
×
10mm,斜桿52和立桿51底面的連接板7尺寸為400mm
×
300mm
×
10mm,在距離四邊各50mm處開設直徑16mm的孔洞,以便利用m14的螺栓將各構件進行連接。
23.圖1和2結合圖3可以看出,立桿51底面、斜桿52兩端面均設有連接板7,預埋件6包括埋板61和設于埋板61底面的至少四根鉤狀螺紋鋼62,如圖4所示,鉤狀螺紋鋼62的底面與埋板61之間埋設有雙層雙向加強鋼筋8,埋板61尺寸400mm
×
300mm
×
10mm,在距離四邊各50mm處焊接m14的螺栓,螺栓桿朝向外側,以便與構件進行連接,在預埋板背面焊接4根直徑25的螺紋鋼與樓板結構進行錨固,預埋板位于梁中時,鋼筋直段長300mm,平直段100mm,位于板中時,鋼筋直段長80mm,平直段100mm。
24.立桿51和水平梁53均由工字鋼制作而成,頂面設有封板,封板160mm
×
880mm
×
10mm;水平梁53底部翼緣板與封板栓接,腹板與鋼拉桿焊接,埋板61上設有至少四個用于螺
栓桿穿過的螺栓孔。
25.如圖5所示,橫向加勁肋31和縱向加勁肋32均由槽鋼制作而成,槽鋼的側板及腹板上均設有孔洞,橫向加勁肋31和縱向加勁肋32均由角鋼制作而成,橫向加勁肋31和縱向加勁肋32與鋼架標準節1之間可根據需要設置木方9。
26.本實用新型采用16#工字鋼(或槽鋼),在各構件的端部焊接10mm厚的連接板,并在板上打孔,以方便與其余構件進行螺栓連接。在樓地面層或屋面層預先預埋400mm
×
300mm
×
10mm的鋼板,鋼板背面焊接4根直徑25mm的螺紋鋼與混凝土進行錨固,在鋼板背面焊接四個m14的螺栓桿,以方便后期與工字鋼(或槽鋼)構件進行連接。在預埋件縱橫向設置3根雙層雙向板加強鋼筋,直徑10mm的三級鋼,長度1500mm。
27.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實用新型。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實用新型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28.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