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實用新型涉及紡織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通用式分紗裝置。
背景技術:2.復合管常用于供水工作,一些復合管外壁需要纏繞滌綸絲來增加復合管的耐磨性,在對復合管外壁纏繞滌綸絲時,需要借助纏繞機來進行,利用纏繞機上的分紗裝置進行分紗操作。
3.現有的分紗裝置,多采用底座加鋼套的結構對滌綸絲進行分紗,將滌綸絲一端穿過底座上的鋼套的中心通孔扎在線管上,纏繞機轉軸驅動底座轉動,底座驅動位于其上的鋼套轉動,進而對復合管進行繞線工作,在進行分絲繞線時,鋼套和和滌綸絲之間會產生相對滑動,進而會導致鋼套出現磨損,磨損的鋼套會刮傷或掛斷滌綸絲,從而影響復合管繞線的繞線質量。
技術實現要素: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的問題,提供一種通用式分紗裝置,不僅能夠均勻的向復合管上纏繞滌綸絲,還能有效避免滌綸絲受摩擦受損,從而保證了纏繞在復合管上的滌綸絲的質量。
5.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通用式分紗裝置,包括:
6.底座,固連于纏繞機的轉軸上,所述轉軸設有轉軸通孔,所述底座回轉中心設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與轉軸通孔連通;
7.固定圓環,通過螺栓固連于底座的外側壁,所述固定圓環內壁與底座的外側壁之間留有間隙;
8.多個滾柱,沿底座外側壁周向均勻布置,多個滾柱的一端均與底座的外側壁轉動連接,多個滾柱的另一端與所述固定圓環的內側壁轉動連接。
9.較佳地,所述底座端面還連接有撐線管,所述撐線管遠離底座一端設有弧形工作面。
10.較佳地,所述撐線管外壁設有周向的凹槽,所述凹槽靠近底座一端側壁設有多個螺栓孔,所述螺栓孔通過螺栓與底座連接。
11.較佳地,所述固定圓環包括兩個固定半環和連接件,兩個固定半環相互對置并且通過所述連接件相互銜接。
12.較佳地,所述滾柱的數量為156個。
13.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通用式分紗裝置,不僅能夠均勻的向復合管上纏繞滌綸絲,還能有效避免滌綸絲受摩擦受損,從而保證了纏繞在復合管上的滌綸絲的質量。通過設置撐線管,利用撐線管遠離底座一端設有弧形工作面對分紗后的滌綸絲進行有效支撐和張緊,從而能夠有效防止滌綸絲之間出現咬合的現象。通過設置凹槽,并在凹槽側壁設置多個螺栓孔,通過螺栓將螺栓孔與底座連接,不僅方
便底座和撐線管安裝與拆卸,還能有效防止螺栓的螺栓頭凸出與滌綸絲出現干涉,從而保證滌綸絲在復合管上的纏繞質量。通過將固定圓環設置為兩個固定半環,并用連接件將兩個固定半環相互銜接,能夠方便安裝和更換滾柱。將滾柱的數量為156個,從而能夠滿足不同規格,以及每種規格復合管不同層滌綸絲的分線需求,進而提升了本裝置的通用性。
附圖說明
14.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15.圖2為本實用新型進行分紗工作時的結構示意圖。
16.附圖標記說明:
17.101.底座,102.轉軸,103.轉軸通孔,104.第一通孔,105.固定圓環,106.滾柱,201.撐線管,202.弧形工作面,301.凹槽,302.螺栓孔,401.固定半環,402.連接件,5.復合管。
具體實施方式
18.下面結合附圖1和2,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描述,但應當理解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受具體實施方式的限制?;诒緦嵱眯滦椭械膶嵤├?,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19.實施例1:
20.如圖1和2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通用式分紗裝置,包括:底座101、固定圓環105和多個滾柱106,底座101固連于纏繞機的轉軸102上,所述轉軸102設有轉軸通孔103,所述底座101回轉中心設有第一通孔104,所述第一通孔104與轉軸通孔103連通;固定圓環105通過螺栓固連于底座101的外側壁,所述固定圓環105內壁與底座101的外側壁之間留有間隙;多個滾柱106沿底座101外側壁周向均勻布置,多個滾柱106的一端均與底座101的外側壁轉動連接,多個滾柱106的另一端與所述固定圓環105的內側壁轉動連接。
21.現簡述實施例1的工作原理:
22.復合管5一端穿過纏繞機轉軸102的轉軸通孔103和第一通孔104并加緊至牽引機上,將纏繞盤上的滌綸絲張力確定后,滌綸絲穿過底座101與固定圓環105之間的多個滾柱106之間的空隙后,均勻的排布在復合管5內管的外表面,之后用鋼絲將滌綸絲固定在復合管5內管上,防止底座101轉動時滌綸絲從復合管5上滑動。開啟牽引機,牽引機牽引復合管5移動,同時開啟纏繞機,纏繞機的轉軸102驅動底座101轉動,轉動的底座101驅動其上的滾柱106轉動,滾柱106撥動滌綸絲纏繞在復合管5上。在纏繞機和牽引機的作用下,滌綸絲均勻的纏繞在復合管5外壁上。而由于滾柱106的存在,滌綸絲與滾柱106之間的摩擦力驅動滾柱106轉動,進而滌綸絲與滾柱106之間避免出現相對滑動,從而防止滌綸絲摩擦磨損。
23.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通用式分紗裝置,不僅能夠均勻的向復合管5上纏繞滌綸絲,還能有效避免滌綸絲受摩擦受損,從而保證了纏繞在復合管5上的滌綸絲的質量。
24.實施例2:
25.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為了對分紗后的滌綸絲進行有效張緊,從而防止滌綸絲之間出現咬合的現象。
26.如圖1和2所示,其中,所述底座101端面還連接有撐線管201,所述撐線管201遠離底座101一端設有弧形工作面202。
27.通過設置撐線管201,利用撐線管201遠離底座101一端設有弧形工作面202對分紗后的滌綸絲進行有效支撐和張緊,從而能夠有效防止滌綸絲之間出現咬合的現象。
28.作為一種優選方案,如圖1和2所示,其中,所述撐線管201外壁設有周向的凹槽301,所述凹槽301靠近底座101一端側壁設有多個螺栓孔302,所述螺栓孔302通過螺栓與底座101連接。通過設置凹槽301,并在凹槽301側壁設置多個螺栓孔302,通過螺栓將螺栓孔302與底座101連接,不僅方便底座101和撐線管201安裝與拆卸,還能有效防止螺栓的螺栓頭凸出與滌綸絲出現干涉,從而保證滌綸絲在復合管5上的纏繞質量。
29.作為一種優選方案,如圖1所示,其中,所述固定圓環105包括兩個固定半環401和連接件402,兩個固定半環401相互對置并且通過所述連接件402相互銜接。通過將固定圓環105設置為兩個固定半環401,并用連接件402將兩個固定半環401相互銜接,能夠方便安裝和更換滾柱106。
30.作為一種優選方案,如圖1所示,其中,所述滾柱106的數量為156個。由于dn50規格的復合管5的包覆層為4層,每層包覆層的滌綸絲的數量依次為62/66/70/74。dn40規格的復合管5的包覆層為4層,每層包覆層的滌綸絲的數量依次為66/70/74/78。兩種種規格的復合管5每層纏繞滌綸絲的數量的公倍數是156,因此將滾柱106的數量為156個,從而能夠滿足不同規格,以及每種規格復合管5不同層滌綸絲的分線需求,進而提升了本裝置的通用性,避免在對復合管5進行繞線時,頻繁更換底座101和撐線管201,從而節省了復合管5繞線的時間和成本。
31.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