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實用新型涉及輸送帶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輸送帶拼接套件。
背景技術:2.輸送帶的出現和發展,不斷完善了車間內部、企業內部甚至城市之間的物料搬運,成為物料搬運系統機械化和自動化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然而較長的流水線必然會采用多條輸送帶首尾連接共同完成物料的運輸工作。然而,對于某些體積較小且傳輸平穩性較高的物料來說,輸送帶之間的間距就成了一個問題。該間距常常影響物料的傳輸,且容易損傷物料。
技術實現要素: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輸送帶拼接套件,以解決無輸送帶之間的間距常常影響物料傳輸的技術問題。
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5.一種輸送帶拼接套件,包括對稱設置的側板,所述側板之間的上部設有導料片,所述側板和導料片夠成的框體內設有帶體,且帶體的頂面伸出側板的頂部,所述帶體套設在側板之間的多個輥軸上,所述側板之間的下部設有與帶體配合的張緊輥。
6.進一步的,所述輥軸將帶體撐成側面為梯形結構,所述帶體的兩端處與輸送帶的端部貼合。
7.進一步的,所述張緊輥包括位于帶體下方的下壓輥和位于帶體上方的上壓輥,所述下壓輥和上壓輥的兩端均伸出側板上的調整槽,且伸出調整槽的端部處均設有與側板配合的鎖緊栓。
8.進一步的,所述導料片與側板可拆卸式固定連接。
9.進一步的,所述側板的底面設有連接部,所述連接部通過鎖緊螺栓與對應的輸送帶固定。
10.進一步的,所述帶體的寬度大于輸送帶的寬度,所述側板的內側和導料片的底面均與輸送帶間隙配合。
11.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本實用新型中,在兩個輸送帶的連接處,設置由側板和導料片構成的框架結構,并在該框架內側設置帶體,帶體通過設置在側板之間的輥軸撐起,使得帶體能夠實現物料的轉運。
13.當輸送帶轉運物料時,較小的物料通過導料片和慣性被送入帶體上,經過帶體的轉運后,再次通過導料片和慣性被送至另一輸送帶上,完成轉運。
14.為使帶體能夠不需要額外驅動裝置就能進行物料輸送,通過輥軸將帶體撐成側面為梯形結構,并使帶體的兩端處傾斜面與輸送帶的端部貼合,使得輸送帶的轉動能夠帶動帶體同步動作。
附圖說明
15.圖1為一種輸送帶拼接套件的結構示意圖;
16.圖2為一種輸送帶拼接套件的側視圖;
17.圖3為一種輸送帶拼接套件的俯視圖。
18.圖中:1、側板;2、導料片;3、帶體;4、輥軸;5、張緊輥;51、下壓輥;52、上壓輥;53、調整槽;54、鎖緊栓;6、連接部。
具體實施方式
19.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緦嵱眯滦椭械膶嵤├?,本領域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20.請參閱圖1-3,本實用新型提供技術方案:
21.一種輸送帶拼接套件,包括對稱設置的側板1,側板1之間的上部設有導料片2,側板1和導料片2夠成的框體內設有帶體3,且帶體3的頂面伸出側板1的頂部,帶體3套設在側板1之間的多個輥軸4上,側板1之間的下部設有與帶體3配合的張緊輥5。
22.在兩個輸送帶的連接處,設置由側板1和導料片2構成的框架結構,并在該框架內側設置帶體3,帶體3通過設置在側板1之間的輥軸4撐起,使得帶體3能夠實現物料的轉運。
23.當輸送帶轉運物料時,較小的物料通過導料片2和慣性被送入帶體3上,經過帶體3的轉運后,再次通過導料片2和慣性被送至另一輸送帶上,完成轉運。
24.為使帶體3能夠不需要額外驅動裝置就能進行物料輸送,通過輥軸4將帶體3撐成側面為梯形結構,并使帶體3的兩端處傾斜面與輸送帶的端部貼合,使得輸送帶的轉動能夠帶動帶體3同步動作。
25.在另一實施例中,張緊輥5包括位于帶體3下方的下壓輥51和位于帶體 3上方的上壓輥52,下壓輥51和上壓輥52的兩端均伸出側板1上的調整槽 53,且伸出調整槽53的端部處均設有與側板1配合的鎖緊栓54。
26.為使帶體3能夠與輸送帶充分貼合,故通過下壓輥51和上壓輥52的位置調整來實現,下壓輥51和上壓輥52沿著調整槽53上下移動,完成張緊后再通過鎖緊栓54鎖緊保持位置固定。
27.導料片2與側板1可拆卸式固定連接,導料片2底面優選設置成弧形與輸送帶配合,與輸送帶配合的端面頂部設有傾斜面,使得物料從輸送帶到導料片2的平穩過渡。
28.側板1的底面設有連接部6,連接部6通過鎖緊螺栓與對應的輸送帶固定,使得側板1通過鎖緊螺栓固定后,與輸送帶保持穩定連接。
29.帶體3的寬度大于輸送帶的寬度,側板1的內側和導料片2的底面均與輸送帶間隙配合,帶體3的寬度大于輸送帶的寬度,使得帶體3能夠與輸送帶穩定接觸,而側板1和導料片2與輸送帶間隙配合,不與輸送帶發生干涉,從而保證傳動的穩定。
30.需要說明的是,在本文中,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類的關系術語僅僅用來將一個實體或者操作與另一個實體或操作區分開來,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這些實體或操作之間存在任何這種實際的關系或者順序。而且,術語“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變體意在涵蓋
非排他性的包含,從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不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還包括沒有明確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還包括為這種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所固有的要素。
31.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包括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
技術特征:1.一種輸送帶拼接套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對稱設置的側板(1),所述側板(1)之間的上部設有導料片(2),所述側板(1)和導料片(2)夠成的框體內設有帶體(3),且帶體(3)的頂面伸出側板(1)的頂部,所述帶體(3)套設在側板(1)之間的多個輥軸(4)上,所述側板(1)之間的下部設有與帶體(3)配合的張緊輥(5)。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輸送帶拼接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輥軸(4)將帶體(3)撐成側面為梯形結構,所述帶體(3)的兩端處與輸送帶的端部貼合。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輸送帶拼接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張緊輥(5)包括位于帶體(3)下方的下壓輥(51)和位于帶體(3)上方的上壓輥(52),所述下壓輥(51)和上壓輥(52)的兩端均伸出側板(1)上的調整槽(53),且伸出調整槽(53)的端部處均設有與側板(1)配合的鎖緊栓(54)。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輸送帶拼接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導料片(2)與側板(1)可拆卸式固定連接。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輸送帶拼接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側板(1)的底面設有連接部(6),所述連接部(6)通過鎖緊螺栓與對應的輸送帶固定。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輸送帶拼接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帶體(3)的寬度大于輸送帶的寬度,所述側板(1)的內側和導料片(2)的底面均與輸送帶間隙配合。
技術總結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輸送帶拼接套件,包括對稱設置的側板,所述側板之間的上部設有導料片,所述側板和導料片夠成的框體內設有帶體,且帶體的頂面伸出側板的頂部,所述帶體套設在側板之間的多個輥軸上,所述側板之間的下部設有與帶體配合的張緊輥。本實用新型中,在兩個輸送帶的連接處,設置由側板和導料片構成的框架結構,并在該框架內側設置帶體,帶體通過設置在側板之間的輥軸撐起,使得帶體能夠實現物料的轉運,當輸送帶轉運物料時,較小的物料通過導料片和慣性被送入帶體上,經過帶體的轉運后,再次通過導料片和慣性被送至另一輸送帶上,完成轉運。完成轉運。完成轉運。
技術研發人員:袁宏文 李文武 李文華 馮海軍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江蘇博順帶業有限公司
技術研發日:2021.09.28
技術公布日:202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