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導電繩,特別是涉及一種用于江河、湖泊、海洋等水域的智能數據傳導導電繩。
背景技術:
在海洋水下防御領域,使用可編織的導電載體傳輸電信號,其材料必須具備足夠好的柔性。而目前市場銷售的導電繩普遍以銅芯為導體材料,普遍存在柔性較差、直徑偏大、不耐水等問題,因而,迫切需要開發一種耐水耐腐蝕、柔性好、直徑小的導電繩,以滿足水下作業的要求。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耐水耐腐蝕、柔性好、直徑小的導電繩,解決現有水下導線普遍較粗,柔性差,難編織的問題。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用于水下智能數據傳導的導電繩,包括導電層、加強層、絕緣層和保護層。本發明以具有低電阻率、良好導電性和耐久性的導電纖維作為導電層,并通過加強層來保證強度,絕緣層用來隔絕外層電荷對導電層的影響,保護層保護內部結構,避免漏電、滲水,從而更加高效地傳輸電信號。本發明具有傳導效率高、強度大、柔性好、直徑小、耐水耐腐蝕、防生物附著等諸多特點,既可用作導線在水下單獨使用,又可作為網繩材料編織成網體。
所述的導電層是首先將導電纖維集束,然后通過兩束芳綸纖維以交叉雙螺旋的方式將其固定。加強層是芳綸纖維編織。絕緣層是聚酰亞胺或聚四氟乙烯薄膜。保護層是高分子聚乙烯纖維編織層,然后以聚合物溶液填滿編織層中的空隙,固化后形成一層致密的薄膜。
有益效果
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術方案,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的優點和積極效果:
(1)導電繩強度高,耐腐蝕,耐水,在水下可以長時間使用;
(2)導電繩直徑小,所有結構層均采用柔性較好的薄膜、纖維等,可作為網繩編織成網體。
附圖說明
圖1導電繩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發明。應理解,這些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發明而不用于限制本發明的范圍。此外應理解,在閱讀了本發明講授的內容之后,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對本發明作各種改動或修改,這些等價形式同樣落于
本技術:
所附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范圍。
本發明的實施方式涉及一種耐水的導電繩,如圖1所示,包括導電層、加強層、絕緣層和保護層。導電層是通過將聚乙炔導電纖維集束形成直徑為0.2mm的圓柱,形成導電層;加強層是以高強高模、低斷裂伸長率的芳綸纖維為原料,在織造機中將導電層與芳綸纖維共編織,從而在導電層外圍形成高強度的芳綸編織層;絕緣層是用聚酰亞胺絕緣薄膜將導電層與加強層的組合體包裹起來,中間通過激光熔接以保證整體密封性;保護層是將高分子聚乙烯纖維進行表面處理,達到耐水、耐腐蝕、防生物附著的效果后,在織造機上將高分子聚乙烯纖維與導電層、加強層和絕緣層的組合體共編織,在其外圍形成高分子聚乙烯編織層,最后將其浸泡在聚合物溶液中,固化后在編織層中形成致密的薄膜。最后即可獲得直徑為1.5mm的耐水導電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