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發明涉及移動通信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基于區塊鏈的應用分發方法。
背景技術:2.隨著移動互聯網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公司需要通過開發自己的應用來承載公司的業務,因此,應用的數量越來越呈井噴式增長,海量的應用如何安全、準確和快速的分發成為一個巨大的需求。
3.為了應對此需求,應用開發者需要將開發好的應用,提交到一個或多個應用商場,用戶再到應用商場下載想要的應用,就可以打開使用。為此,應用開發者對于每一個應用的每一個版本,如果要提交到多個應用商場,就要接入每個分發平臺獨特的軟件開發工具包software development kit,sdk,并且開發完成后分別給這些分發平臺輸出一個應用包,平白無故的增加了開發者的開發和測試工作量。而且,每個應用商場由于自身技術實力的限制,并不能保證總能給適配的用戶提供最新版本的包體下載。
4.可見,現有應用分發系統對于應用的發布和下載的效率低下。
技術實現要素:5.本發明實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基于區塊鏈的應用分發方法,以解決現有應用分發系統對于應用的發布和下載的效率低下的問題。
6.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實施例是這樣實現的:
7.第一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基于區塊鏈的應用分發方法,應用于區塊鏈系統,包括:
8.通過第一區塊鏈節點接收由用戶終端通過應用商場平臺發送的應用下載請求,所述應用下載請求包括應用標識;
9.根據與所述應用標識對應的下載鏈接,指示內容分發網絡將與所述應用標識對應的應用數據包通過所述商場平臺發送給所述用戶終端;其中,所述下載鏈接指向所述內容分發網絡;
10.接收由所述應用商場平臺發送的下載信息,并將所述下載信息發送給其它區塊鏈節點進行上鏈保存。
11.第二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另一種基于區塊鏈的應用分發方法,應用于應用商場平臺,包括:
12.接收由用戶終端發送的應用下載請求,所述應用下載請求包括應用標識;
13.向第一區塊鏈節點發送所述應用下載請求,以使所述第一區塊鏈節點根據與所述應用標識對應的下載鏈接,指示內容分發網絡回復與所述應用標識對應的應用數據包,并將相關的下載信息發送給其它區塊鏈節點進行上鏈保存;其中,所述下載鏈接指向所述內容分發網絡;
14.將所述應用數據包發送給所述用戶終端,并向所述第一區塊鏈節點發送下載信
息,以使所述第一區塊鏈節點將所述下載信息發送給其它區塊鏈節點進行上鏈保存。
15.第三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另一種基于區塊鏈的應用分發方法,應用于開發端,包括:
16.通過應用提交平臺向第二區塊鏈節點發送應用發布請求,所述應用發布請求包括:應用數據包和應用發布信息,以使所述第二區塊鏈節點將所述應用數據包保存到內容分發網絡,并生成與所述應用數據包對應的應用標識和下載地址,然后,將所述應用發布信息、應用標識和下載地址發送給其它區塊鏈節點進行上鏈保存。
17.第四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另一種基于區塊鏈的應用分發方法,應用于用戶終端,包括:
18.通過所述應用商場平臺向第一區塊鏈節點發送用戶評價信息,所述用戶評價信息包括評價內容,以使所述第一區塊鏈節點將所述評價內容發送給其它區塊鏈節點進行上鏈保存。
19.由以上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可見,本發明實施例通過第一區塊鏈節點接收由用戶終端通過應用商場平臺發送的應用下載請求,所述應用下載請求包括應用標識;根據與所述應用標識對應的下載鏈接,指示內容分發網絡將與所述應用標識對應的應用數據包通過所述商場平臺發送給所述用戶終端;其中,所述下載鏈接指向所述內容分發網絡;將相關的下載信息發送給其它區塊鏈節點進行上鏈保存。通過本發明實施例,實現了提高應用的發布和下載效率的目的,并保證了信息的安全性。
附圖說明
20.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中記載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21.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基于區塊鏈的應用分發方法的第一種流程示意圖;
22.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基于區塊鏈的應用分發系統的第一種結構示意圖;
23.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基于區塊鏈的應用分發方法的第二種流程示意圖;
24.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基于區塊鏈的應用分發方法的第三種流程示意圖;
25.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基于區塊鏈的應用分發系統的第二種結構示意圖;
26.圖6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基于區塊鏈的應用分發方法的第四種流程示意圖;
27.圖7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基于區塊鏈的應用分發方法的第五種流程示意圖;
28.圖8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基于區塊鏈的應用分發方法的第六種流程示意圖;
29.圖9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電子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30.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基于區塊鏈的應用分發方法。
31.為了使本技術領域的人員更好地理解本發明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景l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
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應當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32.如圖1和圖2所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基于區塊鏈的應用分發方法,該方法的執行主體可以為一種基于區塊鏈的應用分發系統,所述應用分發系統包括區塊鏈系統、應用商場平臺402、應用提交平臺407、開發端405、用戶終端401和內容分發網絡404(content delivery network,cdn)。其中,所述區塊鏈系統通過第一區塊鏈節點403與應用商場平臺402相連,通過第二區塊鏈節點406與應用提交平臺407相連,所述區塊鏈系統還與內容分發網絡404相連,用戶終端401可登陸應用商場平臺402,開發405端可登陸應用提交平臺407。對于區塊鏈系統,所述方法具體可以包括以下步驟:
33.步驟s04、通過第一區塊鏈節點403接收由用戶終端401通過應用商場平臺402發送的應用下載請求,所述應用下載請求包括應用標識。
34.對于已發布的應用,區塊鏈系統上保存有該應用的詳細信息,包括應用發布信息,下載信息、用戶評價信息等。從而使保存在區塊鏈系統中的這些信息無法被非法篡改,不存在造假。而該應用可用于安裝的應用數據包,則保存在內容分發網絡404中,同時,在所述區塊鏈系統上保存該應用的應用標識和下載地址。
35.用戶終端401可以通過登陸與第一區塊鏈節點403連接的應用商場平臺402查看每個已發布的應用的詳細信息,并由應用商場平臺402根據自身的運營策略對各個已發布的應用進行個性化展示。
36.在實施中,可設置多個應用商場平臺402,并且每個應用商場平臺402均對應一個第一區塊鏈節點403。用戶終端401可根據各身的需求登陸任一應用商場平臺402,并向該應用商場平臺402發送應用列表請求,從而使該應用商場平臺402根據所述應用列表請求向對應的第一區塊鏈節點403查詢相應的應用的詳細信息,然后返回。所述應用商場平臺402則將返回的信息個性化展示給所述用戶終端401。
37.在用戶終端401準備下載某一應用時,則向該應用商場平臺402發送至少包含所述某一應用的應用標識的應用下載請求。所述應用商場平臺402將所述應用下載請求發送給對應的第一區塊鏈節點403。
38.步驟s05、根據與所述應用標識對應的下載鏈接,指示內容分發網絡404將與所述應用標識對應的應用數據包通過所述商場平臺402發送給所述用戶終端401;其中,所述下載鏈接指向所述內容分發網絡。
39.所述第一區塊鏈節點403根據接收到的應用下載請求中的應用標識,獲取與該應用標識對應的下載鏈接,所述下載鏈接指向內容分發網絡404。
40.所述第一區塊鏈節點403可以選擇將所述應用標識發送送給所述內容分發網絡404,由所述內容分發網絡404根據所述應用標識,搜索到保存的應用數據包,并通過應用商場平臺402發送給用戶終端401,使用戶終端401通過應用數據包進行安裝并使用。
41.所述第一區塊鏈節點403也可以選擇直接將所述下載鏈接通過應用商場平臺402發回給所述用戶終端401。由所述用戶終端根據接收到的下載鏈接從所述內容分發網絡404中下載對應的應用數據包,以進行安裝并使用。
42.此時,所述應用商場平臺402可通過上述對應用的分發過程獲取收益。
43.步驟s06、接收由所述應用商場平臺發送的下載信息,并將所述下載信息發送給其
它區塊鏈節點進行上鏈保存。
44.在所述用戶終端401安裝成功后,所述應用商場平臺402將向所述第一區塊鏈節點403發送相關的下載信息,所述下載信息可以包括是否下載成功、是否安裝成功、下載時間等。所述第一區塊鏈節點403將所述下載信息發送給其它區塊鏈節點,從而對區塊鏈系統上該應用的下載信息進行更新保存,例如,更新所述應用的下載量。
45.由以上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可見,本發明實施例通過第一區塊鏈節點接收由用戶終端通過應用商場平臺發送的應用下載請求,所述應用下載請求包括應用標識;根據與所述應用標識對應的下載鏈接,指示內容分發網絡將與所述應用標識對應的應用數據包通過所述商場平臺發送給所述用戶終端;其中,所述下載鏈接指向所述內容分發網絡;將相關的下載信息發送給其它區塊鏈節點進行上鏈保存。通過本發明實施例,實現了提高應用的發布和下載效率的目的,并保證了信息的安全性。
46.基于上述實施例,進一步地,如圖3所示,在所述步驟s04之前所述方法還包括:
47.步驟s01、通過第二區塊鏈節點406接收由開發端405通過應用提交平臺407發送的應用發布請求,所述應用發布請求包括:應用數據包和應用發布信息。
48.在開發端407準備發布應用時,先登陸應用提交平臺407,并在登錄成功后,將該相關的應用數據包和應用發布信息,上傳到應用遞交平臺407。所述應用發布信息可以包括:應用版本,適配系統版本,發布時間,開發者信息等。
49.由所述應用提交平臺407將所述應用數據包和應用發布信息打包為應用發請求,并發送給所述第二區塊鏈節點406。
50.所述應用提交平臺407還可以對所述應用數據包進行預設的檢驗和病毒掃描等工作,并將相應的檢驗和掃描結果也記錄到所述應用發布信息,一并打包發送給第二區塊鏈節點406。
51.步驟s02、將所述應用數據包保存到所述內容分發網絡404,并生成與所述應用數據包對應的應用標識和下載地址;
52.所述第二區塊鏈節點406,將接收到的應用發布請求中的應用數據包發送給內容分發網絡404進行保存,并同時生成與所述應用數據包唯一對應的應用標識和下載地址。
53.步驟s03、將所述應用發布信息、應用標識和下載地址發送給其它區塊鏈節點進行上鏈保存。
54.然后,將所述應用數據包從第二區塊鏈節點406中刪除,并將所述應用發布信息、應用標識和下載地址關聯后發送給區塊鏈系統上的其它區塊鏈節點,從而實現了上鏈保存。
55.在實施中,若本次應用發布請求實際為對已發布應用的一次更新,則可以采用更新的方式替換所述區塊鏈系統中保存的相關信息。
56.由以上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可見,本發明實施例通過第二區塊鏈節點接收由開發端通過應用提交平臺發送的應用發布請求,所述應用發布請求包括:應用數據包和應用發布信息;將所述應用數據包保存到所述內容分發網絡,并生成與所述應用數據包對應的應用標識和下載地址;將所述應用發布信息、應用標識和下載地址發送給其它區塊鏈節點進行上鏈保存。通過本發明實施例,實現了提高應用的發布和下載效率的目的,并保證了信息的安全性。
57.基于上述實施例,進一步地,如圖4所示,在所述步驟s06后,所述方法還包括:
58.步驟s07、通過所述第一區塊鏈節點403接收由所述用戶終端401通過所述應用商場平臺402發送的用戶評價信息,所述用戶評價信息包括評價內容。
59.步驟s08、將所述評價內容發送給其它區塊鏈節點進行上鏈保存。
60.用戶終端401可以根據對應用的使用體驗給出評價,通過應用商場平臺402向所述第一區塊鏈節點403發送用戶評價信息,所述用戶評價信息至少包括評價內容。
61.由所述第一區塊鏈節點403將接收到的評價內容發送給其它區塊鏈節點進行上鏈保存,從而使所述用戶評價信息無法被篡改。
62.由以上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可見,本發明實施例通過所述第一區塊鏈節點接收由所述用戶終端通過所述應用商場平臺發送的用戶評價信息,所述用戶評價信息包括評價內容;將所述評價內容發送給其它區塊鏈節點進行上鏈保存。通過本發明實施例,實現了提高應用的發布和下載效率的目的,并保證了信息的安全性。
63.基于上述實施例,進一步地,如圖5所示,所述步驟s04-s05包括:
64.步驟s041、通過所述第一區塊鏈節點403接收由所述用戶終端401通過所述應用商場平臺402發送的應用下載請求,所述應用下載請求包括應用標識和第一簽名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簽名信息為,所述應用商場平臺402根據從證書頒發機構408獲取的與所述應用商場平臺402對應的第一私鑰,進行預設的加密操作后得到的;
65.步驟s051、根據從所述證書頒發機構408獲取的與所述應用商場平臺402對應的第一公鑰,對所述第一簽名信息進行解密并驗證;
66.步驟s052、若驗證成功,則根據與所述應用標識對應的下載鏈接,指示所述內容分發網絡404將與所述應用標識對應的應用數據包通過所述商場平臺402發送給所述用戶終端401。
67.所述應用分發系統還包括證書頻發機構(certificate authority,ca)408,所述證書頻發機構408分別與用戶終端401、開發端405、應用商場平臺402和區塊鏈系統進行連接。其中,所述用戶終端401、開發端405和應用商場平臺402可通過在該證書頻發機構408預先進行注冊,從而申請得到自身的賬號和秘鑰,包括私鑰和公鑰。
68.當所述用戶終端401通過應用商場平臺402向第一區塊鏈節點403發送應用下載請求時,所述區塊鏈系統需要先驗證所述應用商場平臺402的合法性。
69.所述應用商場平臺402先從證書頻發機構408獲取所述應用商場平臺402對應的第一私鑰。然后根據所述第一私鑰,通過預設的加密算法進行加密操作,得到第一簽名信息。
70.所述預設的加密算法可以根據實際的需要進行設定,本發明實施例僅以橢圓曲線加密算法ecc為例進行舉例說明,所述應用商場平臺402采用橢圓曲線加密算法ecc,對所述應用標識進行加密得到第一簽名信息:
71.第一簽名信息=ecc(第一私鑰(應用標識))。
72.所述應用商場平臺402將所述第一簽名信息與應用標識一并打包到所述應用下載請求中,并發送給所述第一區塊鏈節點403。
73.所述第一區塊鏈節點403在接收到所述應用下載請求后,通過預設的解密算法,對所述第一簽名信息進行解密,以驗證所述應用商場平臺的合法性。
74.所述預設的解密算法與上述預設的加密算法相對應,可以采用橢圓曲線加密算法
的解密算法。
75.所述第一區塊鏈節點403從所述證書頻發機構408獲取與所述應用商場平臺402對應的第一公鑰,通過橢圓曲線加密算法對所述第一簽名信息進行解密,得到解密結果。若所述解密結果與所述應用下載請求中的應用標識一致,則判定所述應用商場平臺402合法;否則,則判定所述應用下載請求為非法提交。
76.進一步的,所述步驟s01-s02包括:
77.步驟s011、通過所述第二區塊鏈節點406接收由所述開發端405通過所述應用提交平臺407發送的應用發布請求,所述應用發布請求包括:應用數據包、應用發布信息和第二簽名信息;所述第二簽名信息為,所述開發端405根據從所述證書頒發機構408獲取的與所述開發端405對應的第二私鑰,進行預設的加密操作后得到的;
78.步驟s021、根據從所述證書頒發機構408獲取的與所述開發端405對應的第二公鑰,對所述第二簽名信息進行解密并驗證;
79.步驟s022、若驗證成功,則將所述應用數據包保存到所述內容分發網絡404,并生成與所述應用數據包對應的應用標識和下載地址。
80.在開發端405向第二區塊鏈節點406發送應用發布請求時,所述區塊鏈系統同樣需要驗證所述開發端405的合法性。
81.開發端405在發送應用發布請求前,先從所述證書頻發機構獲取與所述開發端405對應的第二私鑰。
82.根據第二私鑰,采用橢圓曲線加密算法,對所述應用數據包對應的hash值進行加密,得到第二簽名信息。
83.第二簽名信息=ecc(第二私鑰(hash(應用數據包)))。
84.將所述第二簽名信息與應用數據包、應用發布信息一并上傳到應用提交平臺407,由應用提交平臺407對上傳的信息打包到所述應用發布請求中,并發送給所述第二區塊鏈節點406。
85.所述第二區塊鏈節點406在接收到所述應用發布請求后,從所述證書頒發機構408獲取與所述開發端405對應的第二公鑰。
86.然后,根據所述第二公鑰,采用橢圓曲線加密算法對所述第二簽名信息進行解密,得到解密結果。
87.將所述解密結果與應用數據包對應的hash值進行比較,若兩者一致,則判定所述開發端合法;否則,則判定所述應用發布請求為非法提交。
88.進一步的,所述步驟s07-08包括:
89.步驟s071、通過所述第一區塊鏈節點403接收由所述用戶終端401通過所述應用商場平臺402發送的用戶評價信息,所述用戶評價信息包括評價內容和第三簽名信息;其中,所述第三簽名信息為,所述用戶終端401根據從所述證書頒發機構408獲取的與所述用戶終端401對應的第三私鑰,進行預設的加密操作后得到的;
90.步驟s081、根據從所述證書頒發機構408獲取的與所述用戶終端401對應的第三公鑰,對所述第三簽名信息進行解密并驗證;
91.步驟s082、若驗證成功,則將所述評價內容發送給其它區塊鏈節點進行上鏈保存。
92.在用戶終端401通過應用商場平臺402向第一區塊鏈節點403發送用戶評價信息
時,所述區塊鏈系統需要對所述用戶終端401的合法性進行驗證。
93.所述用戶終端401在發送用戶評價信息時,先從所述證書頻發機構408獲取與所述用戶終端401對應的第三私鑰。
94.然后根據所述第三私鑰,采用橢圓曲線加密算法對所述應用標識進行加密,得到第三簽名信息。
95.第三簽名信息=ecc(第三私鑰(應用標識))。
96.用戶終端401將所述第三簽名信息一并打包到用戶評價信息中,并通過應用商場平臺402發送給第一區塊鏈節點403。
97.所述第一區塊鏈節點403在接收到所述用戶評價信息后,從所述證書頻發機構408獲取與所述用戶終端401對應的第三公鑰。
98.然后根據所述第三公鑰,采用橢圓曲線加密算法對所述第三簽名信息進行解密,得到解密結果。
99.將所述解密結果和所述應用標識進行比較,若兩者一致,則判定所述用戶終端合法;否則,則判定所述用戶評價信息為非法提交。
100.由以上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可見,本發明實施例通過從證書頻發機構獲取所述用戶終端、開發端和應用商場平臺對應和密鑰,使區塊鏈對用戶終端、開發端和應用商場平臺進行合法性驗證。通過本發明實施例,實現了提高應用的發布和下載效率的目的,并保證了信息的安全性。
101.對應上述實施例提供的基于區塊鏈的應用分發方法,基于相同的技術構思,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另一種應用于應用商場平臺的基于區塊鏈的應用分發方法,如圖6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102.步驟s61、接收由用戶終端發送的應用下載請求,所述應用下載請求包括應用標識;
103.步驟s62、向第一區塊鏈節點發送所述應用下載請求,以使所述第一區塊鏈節點根據與所述應用標識對應的下載鏈接,指示內容分發網絡回復與所述應用標識對應的應用數據包,并將相關的下載信息發送給其它區塊鏈節點進行上鏈保存;其中,所述下載鏈接指向所述內容分發網絡;
104.步驟s63、將所述應用數據包發送給所述用戶終端,并向所述第一區塊鏈節點發送下載信息,以使所述第一區塊鏈節點將所述下載信息發送給其它區塊鏈節點進行上鏈保存。
105.需要說明的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基于區塊鏈的應用分發方法的步驟s61-s63與上述實施例中步驟s04-s06的具體實施過程相同,為避免重復,這里不再贅述。
106.由以上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可見,本發明實施例通過接收由用戶終端發送的應用下載請求,所述應用下載請求包括應用標識;向第一區塊鏈節點發送所述應用下載請求,以使所述第一區塊鏈節點根據與所述應用標識對應的下載鏈接,指示內容分發網絡回復與所述應用標識對應的應用數據包,并將相關的下載信息發送給其它區塊鏈節點進行上鏈保存;其中,所述下載鏈接指向所述內容分發網絡;將所述應用數據包發送給所述用戶終端。通過本發明實施例,實現了提高應用的發布和下載效率的目的,并保證了信息的安全性。
107.進一步地的,所述步驟s62包括:
108.步驟s621、根據從證書頒發機構獲取的與所述應用商場平臺對應的第一私鑰,進行預設的加密操作,得到第一簽名信息并記錄到所述應用下載請求中;
109.步驟s622、向所述第一區塊鏈節點發送所述應用下載請求,以使所述第一區塊鏈節點根據從所述證書頒發機構獲取的與所述應用商場平臺對應的第一公鑰,對所述第一簽名信息進行解密并驗證;若驗證成功,則所述第一區塊鏈節點根據與所述應用標識對應的下載鏈接,指示所述內容分發網絡回復與所述應用標識對應的應用數據包。
110.需要說明的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基于區塊鏈的應用分發方法的步驟s621-s622與上述實施例中步驟s041-s052的具體實施過程相同,為避免重復,這里不再贅述。
111.由以上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可見,本發明實施例通過從證書頻發機構獲取所述用戶終端、開發端和應用商場平臺對應和密鑰,使區塊鏈對用戶終端、開發端和應用商場平臺進行合法性驗證。通過本發明實施例,實現了提高應用的發布和下載效率的目的,并保證了信息的安全性。
112.對應上述實施例提供的基于區塊鏈的應用分發方法,基于相同的技術構思,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另一種應用于應用商場平臺的基于區塊鏈的應用分發方法,如圖7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113.步驟s71、通過應用提交平臺向第二區塊鏈節點發送應用發布請求,所述應用發布請求包括:應用數據包和應用發布信息,以使所述第二區塊鏈節點將所述應用數據包保存到內容分發網絡,并生成與所述應用數據包對應的應用標識和下載地址,然后,將所述應用發布信息、應用標識和下載地址發送給其它區塊鏈節點進行上鏈保存。
114.需要說明的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基于區塊鏈的應用分發方法的步驟s71與上述實施例中步驟s01-s03的具體實施過程相同,為避免重復,這里不再贅述。
115.進一步地,所述步驟s71包括:
116.步驟s711、根據從所述證書頒發機構獲取的與所述開發端對應的第二私鑰,進行預設的加密操作,得到第二簽名信息;
117.步驟s712、通過應用提交平臺向第二區塊鏈節點發送應用發布請求,所述應用發布請求包括:應用數據包、應用發布信息和第二簽名信息,以使所述第二區塊鏈節點根據從所述證書頒發機構獲取的與所述開發端對應的第二公鑰,對所述第二簽名信息進行解密并驗證;若驗證成功,則將所述應用數據包保存到內容分發網絡,并生成與所述應用數據包對應的應用標識和下載地址,然后,將所述應用發布信息、應用標識和下載地址發送給其它區塊鏈節點進行上鏈保存。
118.需要說明的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基于區塊鏈的應用分發方法的步驟s711-s712與上述實施例中步驟s011-s022的具體實施過程相同,為避免重復,這里不再贅述。
119.由以上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可見,本發明實施例通過應用提交平臺向第二區塊鏈節點發送應用發布請求,所述應用發布請求包括:應用數據包和應用發布信息,以使所述第二區塊鏈節點將所述應用數據包保存到內容分發網絡,并生成與所述應用數據包對應的應用標識和下載地址,然后,將所述應用發布信息、應用標識和下載地址發送給其它區塊鏈節點進行上鏈保存。通過本發明實施例,實現了提高應用的發布和下載效率的目的,并保證了信息的安全性。
120.對應上述實施例提供的基于區塊鏈的應用分發方法,基于相同的技術構思,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另一種應用于應用商場平臺的基于區塊鏈的應用分發方法,如圖8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121.步驟s81、通過所述應用商場平臺向第一區塊鏈節點發送用戶評價信息,所述用戶評價信息包括評價內容,以使所述第一區塊鏈節點將所述評價內容發送給其它區塊鏈節點進行上鏈保存。
122.需要說明的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基于區塊鏈的應用分發方法的步驟s81與上述實施例中步驟s07-s08的具體實施過程相同,為避免重復,這里不再贅述。
123.進一步地,所述步驟s81包括:
124.步驟s811、根據從所述證書頒發機構獲取的與所述用戶終端對應的第三私鑰,進行預設的加密操作后得到第三簽名信息;
125.步驟s812、通過所述應用商場平臺向第一區塊鏈節點發送用戶評價信息,所述用戶評價信息包括評價內容和所述第三簽名信息,以使所述第一區塊鏈節點根據從所述證書頒發機構獲取的與所述用戶終端對應的第三公鑰,對所述第三簽名信息進行解密并驗證;若驗證成功,則將所述評價內容發送給其它區塊鏈節點進行上鏈保存。
126.需要說明的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基于區塊鏈的應用分發方法的步驟s811-s812與上述實施例中步驟s071-s082的具體實施過程相同,為避免重復,這里不再贅述。
127.由以上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可見,本發明實施例通過所述應用商場平臺向第一區塊鏈節點發送用戶評價信息,所述用戶評價信息包括評價內容,以使所述第一區塊鏈節點將所述評價內容發送給其它區塊鏈節點進行上鏈保存。通過本發明實施例,實現了提高應用的發布和下載效率的目的,并保證了信息的安全性。
128.對應上述實施例提供的基于區塊鏈的應用分發方法,基于相同的技術構思,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電子設備,該電子設備用于執行上述的基于區塊鏈的應用分發方法,圖9為實現本發明各個實施例的一種電子設備的結構示意圖,如圖9所示。電子設備可因配置或性能不同而產生比較大的差異,可以包括一個或一個以上的處理器901和存儲器902,存儲器902中可以存儲有一個或一個以上存儲應用程序或數據。其中,存儲器902可以是短暫存儲或持久存儲。存儲在存儲器902的應用程序可以包括一個或一個以上模塊(圖示未示出),每個模塊可以包括對電子設備中的一系列計算機可執行指令。更進一步地,處理器901可以設置為與存儲器902通信,在電子設備上執行存儲器902中的一系列計算機可執行指令。電子設備還可以包括一個或一個以上電源903,一個或一個以上有線或無線網絡接口904,一個或一個以上輸入輸出接口905,一個或一個以上鍵盤906。
129.具體在本實施例中,電子設備包括有處理器、通信接口、存儲器和通信總線;其中,所述處理器、所述通信接口以及所述存儲器通過總線完成相互間的通信;所述存儲器,用于存放計算機程序;所述處理器,用于執行所述存儲器上所存放的程序,實現以下方法步驟:
130.通過第一區塊鏈節點接收由用戶終端通過應用商場平臺發送的應用下載請求,所述應用下載請求包括應用標識;
131.根據與所述應用標識對應的下載鏈接,指示內容分發網絡將與所述應用標識對應的應用數據包通過所述商場平臺發送給所述用戶終端;其中,所述下載鏈接指向所述內容分發網絡;
132.接收由所述應用商場平臺發送的下載信息,并將所述下載信息發送給其它區塊鏈節點進行上鏈保存。
133.本技術實施例還提供一種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所述存儲介質內存儲有計算機程序,所述計算機程序被處理器執行時實現以下方法步驟:
134.通過第一區塊鏈節點接收由用戶終端通過應用商場平臺發送的應用下載請求,所述應用下載請求包括應用標識;
135.根據與所述應用標識對應的下載鏈接,指示內容分發網絡將與所述應用標識對應的應用數據包通過所述商場平臺發送給所述用戶終端;其中,所述下載鏈接指向所述內容分發網絡;
136.接收由所述應用商場平臺發送的下載信息,并將所述下載信息發送給其它區塊鏈節點進行上鏈保存。
137.本領域內的技術人員應明白,本發明的實施例可提供為方法、系統、或計算機程序產品。因此,本發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實施例、完全軟件實施例、或結合軟件和硬件方面的實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發明可采用在一個或多個其中包含有計算機可用程序代碼的計算機可用存儲介質(包括但不限于磁盤存儲器、cd-rom、光學存儲器等)上實施的計算機程序產品的形式。
138.本發明是參照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方法、設備(系統)、和計算機程序產品的流程圖和/或方框圖來描述的。應理解可由計算機程序指令實現流程圖和/或方框圖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圖和/或方框圖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結合??商峁┻@些計算機程序指令到通用計算機、專用計算機、嵌入式處理機或其他可編程數據處理設備的處理器以產生一個機器,使得通過計算機或其他可編程數據處理設備的處理器執行的指令產生用于實現在流程圖一個流程或多個流程和/或方框圖一個方框或多個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裝置。
139.這些計算機程序指令也可存儲在能引導計算機或其他可編程數據處理設備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計算機可讀存儲器中,使得存儲在該計算機可讀存儲器中的指令產生包括指令裝置的制造品,該指令裝置實現在流程圖一個流程或多個流程和/或方框圖一個方框或多個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140.這些計算機程序指令也可裝載到計算機或其他可編程數據處理設備上,使得在計算機或其他可編程設備上執行一系列操作步驟以產生計算機實現的處理,從而在計算機或其他可編程設備上執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實現在流程圖一個流程或多個流程和/或方框圖一個方框或多個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驟。
141.在一個典型的配置中,電子設備包括一個或多個處理器(cpu)、輸入/輸出接口、網絡接口和內存。
142.內存可能包括計算機可讀介質中的非永久性存儲器,隨機存取存儲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內存等形式,如只讀存儲器(rom)或閃存(flash ram)。內存是計算機可讀介質的示例。
143.計算機可讀介質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動和非可移動媒體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術來實現信息存儲。信息可以是計算機可讀指令、數據結構、程序的模塊或其他數據。計算機的存儲介質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變內存(pram)、靜態隨機存取存儲器(sram)、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dram)、其他類型的隨機存取存儲器(ram)、只讀存儲器(rom)、電可擦除
可編程只讀存儲器(eeprom)、快閃記憶體或其他內存技術、只讀光盤只讀存儲器(cd-rom)、數字多功能光盤(dvd)或其他光學存儲、磁盒式磁帶,磁帶磁磁盤存儲或其他磁性存儲設備或任何其他非傳輸介質,可用于存儲可以被計算設備訪問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計算機可讀介質不包括暫存電腦可讀媒體(transitory media),如調制的數據信號和載波。
144.還需要說明的是,術語“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變體意在涵蓋非排他性的包含,從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過程、方法、商品或者設備不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還包括沒有明確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還包括為這種過程、方法、商品或者設備所固有的要素。在沒有更多限制的情況下,由語句“包括一個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過程、方法、商品或者設備中還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145.本領域技術人員應明白,本技術的實施例可提供為方法、系統或計算機程序產品。因此,本技術可采用完全硬件實施例、完全軟件實施例或結合軟件和硬件方面的實施例的形式。而且,本技術可采用在一個或多個其中包含有計算機可用程序代碼的計算機可用存儲介質(包括但不限于磁盤存儲器、cd-rom、光學存儲器等)上實施的計算機程序產品的形式。
146.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術。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本技術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技術的精神和原理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技術的權利要求范圍之內。